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天珠藏人传奇 自 序
2010-09-07 01:47: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200次 评论:0
自 序
“好吧,现在我告诉你我的故事——由白羊毛和黑羊毛织成的、有好也有坏的
故事。”
——仁青桑珠
这是本内容真实的书,书中每个人物、每个故事,都是真的。与关于西藏的
小说不同,这本书没有想象,只有事实;与一些关于西藏的纪实作品不同,这本
书的主角是藏人,不是作者。书中这些来自不同藏区的主人公不能代表全体藏人,
但我希望笔下的他们像一扇扇明亮的窗子,透过这些窗子,真实的西藏扑面而来。
这本书孕育于我三年前的藏区之行。
2005 年7 月30 日,我作为《南方周末》记者,应北大吕植教授之邀去青海
藏区采访。我们走唐蕃古道,从西宁去澜沧江源头,路况很差,江边悬崖上的一
段段V 形路坡陡弯急。面包车爬一个高坡时,像一头疲累的老牛低吼着,抽搐
着,冲到半截突然力尽,忽悠一下滑下来,“刹不住了!”司机王师傅失声低叫。后
面就是悬崖,汽车不情愿却无奈何地向悬崖滑去,恐惧像寒冬一样将我冻僵,我
不知如何是好。
坐我边上的扎西多杰纹丝不动,他的助理志加打开车门跳出去,搬起一块石
头扔到车轮下,我也跳出去搬石头塞车轮。汽车终于停下,后轮离悬崖只有一米。
从悬崖往下看,澜沧江缓缓而流,令人头晕。
我几乎不相信离死亡只有一米,也许自己夸大了恐惧?我偷偷问王师傅:“刚
才真的刹不住了?”
他脸上僵硬,点点头说:“是。”
再看扎西多杰,照样口若悬河,浑若无事。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藏族人,矮
矮粗粗,长头发,嘴边留一圈胡子,健谈风趣,一次次引爆我们的笑声。对我来
说,他似乎代表着那个遥远陌生的群体。我仔细观察他,发现他比大部分汉人更
粗犷、豁达、快乐。但只有这些吗?
说笑间,一辆卡车逆行而来,车厢上用铁栏杆关着几匹马。那骏马应驰骋在
草原上,现在却被粗暴地栓上铁链。扎西多杰沉默下来,眼光随马远去,低声骂
道:“这些人应该下地狱!”我第一次看到他严肃的表情。
十几年前,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扎西多杰
是他的秘书。他们前后十二次进可可西里,抓获数百盗猎者。1994 年1 月18
日夜,索南达杰被盗猎者伏击,在枪战中牺牲。此前索南达杰派扎西多杰带伤病
的盗猎者先行离开去治疗,扎西多杰因此得以生还。他们及其后继者“野牦牛队”
的故事被报道后,全国关注,国家成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得到了较好
保护。几年前陆川的电影《可可西里》,就是以他们的故事为原型。老领导索南
达杰牺牲后,扎西多杰追随他的事业,成立了藏区第一个民间环境组织。我这次
来就是采访他和当地藏民的环保活动。
我们到了杂多县地青村附近的喇嘛闹拉神山,这里是澜沧江的源头,从神山
脚下走到有电灯的地方,骑马要好几天。到了一个高坡,几十个藏民 “啊啊”欢
叫着跑上来,几十只手按到车上,呐喊声中,我们连车带人被推上陡坡。刚下车,
一群人手捧哈达拥上,将我们没头没脑地挂满。
我们钻进一顶大帐篷,拜见55 岁的珠尕活佛。他坐于卡垫上,手持念珠,
茶色眼镜后面的眼睛笑咪咪的。每年春天,他骑马三天去澜沧江源头做佛事,祈
祷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草地和澜沧江。“你看,这里是三江源,长江和黄河的上
游生态破坏那么严重,只有澜沧江源还是好的,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他对我说。
邀我来的吕植教授十几年来一直在西部野外工作,对藏区非常熟悉,她后来
建立的NGO“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活跃在西部山区,做了很多好项目。她对我说:
“因为藏传佛教的传统理念,藏民保护神山圣湖,所以这里大多生态良好,可见
文化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大作用。”藏区的神山圣湖是黄河、长江、澜沧江、
怒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和印度河的发源地,下游养育了近30 亿亚洲人。
这令我意识到,全中国的生态屏障,被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藏民保护着,但意
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扎西多杰这次来,是帮助地青村举办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赛马会。在赛马会
上,我见到后来出现在本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扎西多杰、嘎玛桑珠、仁青桑珠、
珍嘎和耿登,我看见三十七八岁的嘎玛桑珠与妻子珍嘎站在一起,两人身穿华美
藏装,男的高大,女的俊美,真是天生一对。我听说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可以
操控藏族珠宝——天珠的价格,人称“天珠王”;他笃信佛教,后来投身公益事业,
扎西多杰所在的“三江源保护协会”就是他创办的;他很传奇,二十年前带六百元
去拉萨,从此白手起家干出一番大事业;据说他的漂亮妻子珍嘎是藏王松赞干布
的后裔。
一位朋友对我指着另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民说:“他很了不起,在西藏老家领着
村民们种树,种了四十多万棵。”
她说的是嘎玛桑珠的哥哥仁青桑珠。他曾是喇嘛,后来因爱情还俗,是家乡
有名的学者、修行者和藏医。他后来对我说:“我们藏族人保护环境是遵从传统文
化,很快乐地去做,没有其他目的,而外面的人做环境保护——”他两手伸出,
做了一个拧湿衣服的姿势,“是被法律和钱挤出来的。”
几天后我回到北京,与这些人擦身而过。我不知道他们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但我心里已点起探索的火苗。我一直关注西藏问题,但像大部分人一样——
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没有藏族朋友,不知道真实的藏区。在书店,大部
分西藏书籍放在“旅游和探险”架上,西藏只是休闲娱乐之地,书里充斥着旅游者
“雪山啊,蓝天啊,梦境啊,自由啊”之类不着边际的感叹。对人们来说,西藏只
是想像中的西藏,六百万藏族人被忽略,你看不到他们的脸,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不知道他们真实的生活。
我想听他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心灵。我想知道这个高原民族的过去,更想
知道他们如何创造青藏高原的现在和未来。
与扎西多杰的另一次谈话坚定了我探索的决心。两个月后他来北京,我请他
吃晚饭,他滔滔不绝谈索南达杰牺牲在可可西里的故事,尽管那是十几年前的旧
事,他谈起来仍很激动,那件事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我看过电影《可可西里》,
与电影相比,真实的故事更震撼人心。
藏族文化在青藏高原撒下神奇的种子,长出神奇的人生。我在《南方周末》
写了两篇藏人的报道,但几千字的文章太短了,我决定写一本书,写出那些神奇
的人生,探究他们的心灵,或者说通过他们,探究我自己的心灵。我和大部分汉
族年轻人一样,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否定一切宗教,以为用科学可以解决所
有问题,包括心灵方面。但我发现,这些受“迷信”的佛教影响的藏族人,心胸宽
广,精神健康,无私快乐,他们的信仰也许能给我一些启示?
2006年4月,我到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始了这本书的采访,在其后的两
年里多次去藏区。我非常幸运地找到了最棒的采访对象,他们做着相似的事业,
保护青藏高原的环境与传统文化,但他们之间并不雷同,来自不同的藏区——西
藏、青海、四川和云南,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分别是商人、官员、农民、还俗的
喇嘛、居士和大学生。我就是要找这样的藏人——他们是普通人,身上体现着藏
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彷徨中寻找着未来的路。他们身上有深深的历史
烙印,同时在创造历史。
我在《南方周末》的老同事杨瑞春看过初稿后说:“我想,你在发现这个题材
的时候,就像天珠王发现了上品天珠,心中一定怀着暗喜前行。当初你对我讲这
个题目,我还不以为意,没想到人物背后有那么波澜壮阔的历史。你写的是一部
藏族当代史,也是藏族人寻找自我的心灵史。”
令我感激的是,书中人物用宽广无私的胸怀接纳我。仁青接受我采访时说:
“好吧,现在我告诉你我的故事——由白羊毛和黑羊毛织成的、有好也有坏的故
事。”这意味着他不但让我分享他的光荣,也向我袒露他的耻辱。无一例外,我书
中的藏族人没有把不光彩的历史藏在身后。我感佩他们的光明磊落。
这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非虚构文学的力量在于其真实性,西方有言道:“历史
比小说更有趣。”我也认为,真实的生活比虚构更有戏剧性,更能打动人心。对这
本书来说,最重要的是获得正确而深入的信息。但非虚构文学有天生的缺陷——
作者既要处理比新闻报道更复杂更微妙的人物、事件、情感和思想,又无法像写
小说一样随心所欲安排人物命运和故事的叙述,作者无法决定故事何时铺展,何
时高潮。不管写作中怎样不方便,作者都不能改变事实的原貌。
我的采访很细致,感谢书中主人公容忍我的“纠缠”。2006年6月,我在成都
采访嘎玛,每天交谈十二到十六个小时,他从早到晚坐在沙发上对我讲了七天,
七天后,他感谢我没给他机会乱动,对治疗他的腰伤大有好处。一个月后,我们
又用十四天在西藏和川西旅行,仍然每天交谈十几个小时。后来在拉萨、北京,
这样一天接一天的采访又进行多次,最有趣的一次是在拉萨,他的腰病犯了,我
的腰病也犯了,两人躺在拉萨人民医院理疗床上,一边治疗一边交谈。如果按一
天工作八小时算,我对他的采访超过六十天,后来我对他的笔记有三十万字。但
他从未表现出一点点的不耐烦。
对扎西多杰的采访时间差不多同样长,两年里,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交谈:北
京我的家,从云南去拉萨的路上,青海他的家乡,从青海至西藏的路上,昆明……
我把他的前半生翻了个底朝天,有时候说得太累了,他谈话间就打起呼噜。后来
他一见我就做出逃命的架势,因为我无休止的提问实在太折磨人。感谢他,对我
总是有求必应。
2007-2008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时,日复一日的
写作持续了五个月,我融入了主人公们的人生,他们笑时我笑,他们哭时我哭,
他们愁闷时,我也彷徨无计。写到后来,我甚至不想那么快写完,不想跟这些人
物说再见。令我欣慰的是:书写完了,他们的故事只是告一段落,我仍有幸与他
们为友,我们仍然一起旅行、喝茶、吃糌粑;当读者放下书时也不必觉得遗憾,
因为这些人是真实的,如果你去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的藏区,甚至在成都和
北京,说不定迎面碰到他们。这就是真实故事的魅力。
2008年3月,我在修改本书时,拉萨传来骚乱的消息,令我悲伤难过:最不
希望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这让我更相信本书的价值:书中人物所代表的群体曾被
忽略,但他们像历史的河床,表面看不见,却决定着历史的方向。这些人物经历
艰难时世却不沮丧,不愤怒,不绝望,保持内心平静,永远乐观,追求和谐。他
们的自信和慈悲,是藏族文化的核心价值。用中央党校靳薇教授的话说:“这些藏
人中的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路径经历了‘文化迷惘’、‘文化自觉’,并用自己大智大
勇的行动重塑‘文化自信’。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是民族的根,民族的希望,民族
的未来。”
2008 年5 月5 日草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
2009 年5 月24 日修改于北京龙背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刘鉴强 《天珠》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天珠人物 嘎玛 下一篇天珠藏人传奇 目 录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三江广告宣传qq:396628718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热线投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http://www.3j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002920号 
电话/Tel:(0887-8229818 传真:0887-8229818  |  QQ:1677979020   
三江资讯打造三江区域权威资讯网络门户     
asp大马 asp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