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西藏教育被贵族所独享,只有领主子女和少数僧尼才有学习藏语文的权利。统计显示,直到1951年和平解放前夕,西藏只有6所旧式官办学校和少量家塾或私馆所,共有学生2000人左右,文盲占西藏总人口的95%。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藏语文,记录了藏族历史发展的足迹,孕育了藏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今天,经过1300多年曲折的发展,藏语文以顽强的生命力,大踏步向前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藏语文发展的扶持力度,藏语文依然激活着藏民族的独特文明,在新的时代续写着它璀璨的历史文化。
藏语文平民化,语言贴近民生“聚合”民族情感
从旧时代被寺院和贵族垄断的特权教育,到新时期全民义务教育,从和平解放前文盲率95%以上,到今天青壮年文盲率在5%以下,西藏藏语文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与此同时,藏语文教育也进入了繁荣时期,旧西藏从来没有一个阶段像现在这样大规模普及藏语文教育。
中央人民政府从西藏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藏语文的学习和推广,对进藏人员学习使用和推广藏语文提出明确要求,并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在昌都、拉萨、日喀则等地开办藏语文短期训练班、青年训练班、社会教育班、农业技术训练班、财会训练班和电影技术训练班等,积极鼓励、支持和组织各族群众学习藏语文和科学技术。
为了增强基层农牧民的文化素养,西藏自治区历届政府动用一切可行办法大面积扫除文盲。截至2012年5月31日,藏语文和汉语文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藏族学生的必修课,西藏共有藏语授课班超过200个,2万余名少数民族教师投入到包括藏语文在内的教学中。
为了提高农牧民的藏语文水平,强化宣传力度,200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政府加强了宣传工作,印刷发放了藏汉双语宣传手册。
截至今年5月,西藏共建成5451个农家书屋、1700多个寺庙书屋,每个书屋藏语文出版物占到95%以上,这也是藏语文平民化的一个缩影。
藏语文普及化,成果遍地开花“滋润”中国文化
旧西藏,除了拉萨有几所私塾以外,没有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只有领主子女和少数僧尼才有受教育学习藏语文的权利,广大劳动人民没有机会进学校专门接受藏语文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藏语文普及工作与岁月峥嵘,分别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书本(报纸杂志)和电子产品为媒介、加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空中传播,形成了一个立体传播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加速了藏语文的发展,使藏语文实现了真正的普及化。
学校教育为藏语文发展搭建平台。如今,西藏上千所各类小学、初中、高中实施双语教学,双语教师达万人以上。高考中,藏、汉语文均为考试科目,成绩各按50%的比例计入总分。西藏还坚持在内地西藏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同时,藏语文在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公共课开设。
纸质媒体为藏语文发展架新桥。十六大以来,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西藏自治区各出版社出版了大量的藏文书籍。到2011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9600种图书中,藏文图书占70%。如今,西藏人民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藏文图书每年以20%的速度呈递增式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文化繁荣与发展;报刊杂志成为藏语文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到目前,《西藏日报》、《西藏法制报》、《西藏科技报》、《西藏广播电视报》等类型的多种多样的藏文报纸及《西藏研究》、《西藏教育》、《高原新农村》等多种藏文刊物蓬勃发展。
新型媒体为藏语文发展创新轨。十六大以来,电子媒体在西藏得到了大力发展,藏语电视频道于1999年10月1日正式上星。2007年,藏语电视节目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放。目前,已有藏语电视栏目20个。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共开办有42个藏语(包括康巴语)节目(栏目),藏语新闻综合频率每天播音达21小时15分钟,康巴语广播频率每天播音17小时50分钟。
藏语文信息化,速度快马加鞭“蕴育”世界文明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保障西藏人民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为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
随着当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普及,电脑、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陆续出现在西藏,藏语文的信息化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0年,由西藏大学教师洛藏主持制作的全世界第一个藏文网站——西藏大学网站藏文版开创。随后,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中国西藏新闻网等藏文网站一一开通。如今,如果您在百度上输入“西藏藏文”,会出现两百多万条记录。可以说,今天的藏语文已经插上了信息化“翅膀”,走在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化的前列。
在互联网初期的发展阶段,主要以欧美语系为主。藏语文要进入互联网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编码体系,让计算机识别藏语文。为此,从国家到西藏自治区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1984年,藏语文实现了信息化处理,并开发出与汉英兼容的藏语文软件操作系统。1997年通过的《信息交换用藏文编码字符集(小字符集)》国际标准,使藏语文成为中国第一个被收入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这种编码方式在字型描述、系统实现以及应用软件支持等方面,难以实现其特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2004年,为了加快藏语文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国家推行藏语文编码国家标准和藏语文字体国家标准,以此实现藏语文与汉英处理方式的一致性。这对促进藏文化产业开发,使全世界共享藏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2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已建成达到学术和工程双重标准的藏语文数据库。藏语文数据库是共享藏文化的基础工程,是与世界对话的交流平台,对于科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藏语文数据库的建成让世界更加方便地了解西藏的文化,西藏也可以把自己的文化汇集到数据库,丰富繁荣世界文化、蕴育世界文明,在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