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土陶王”孙诺七林:将来希望采用环保工艺 (二)
2013-07-31 16:03:25 来源: 作者: 【 】 浏览:0次 评论:0

中国的旧式楼梯比较陡窄,然而,年届63岁的藏族老人孙诺七林却能在上下楼时健步如飞,快比孩童,令人咋舌。近日,记者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见到了已经做了51年土陶的他。旁人在介绍时强调,“这,就是我们的‘土陶王’。”

尼西土陶,系用当地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工序包括备料、塑形、雕花、阴干、烧制等,有两大特点,一是没有转轮,二是不用烧窑,故成本较低。从外观讲,尼西土陶属于黑陶的一支。作为尼西土陶的代表性人物,孙诺七林频频受到媒体关注。

“石棺考古发现,这儿的土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其住家二楼的工作间,孙诺七林席地而坐,边敲打作品,边给记者上起了课。他说,当年他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而现在,他们一家共有5口人都会这门手艺了。

孙诺七林还说,他们家现在只制作三类产品,一共100多个造型(最早他只会30多个),包括生活用品、装饰用品和宗教用品,其中不少跟藏文化都有关系,例如酥油灯等,早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跟老人家学土陶的,除了家人外,还有本村的100多位乡亲(村里共计800多人)及来自美、日等国的友人。“曾经有个叫凯蒂的美国女孩,在这儿呆了15天,学得还不错,最后把自己做的作品都带走了。”

有这么多后进参与学习,孙诺七林对土陶技艺的未来信心满满。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个“规律”。孙诺七林说,“哪怕是在集体经济时代、‘文革’年代,这门技艺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51年职业生涯,孙诺七林习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集体经济时代。“那个时候我们集体有土陶厂,我和徒弟们每天缴足工分后,可以在剩下的产值里面把70%揣自己兜里去。”靠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孙诺七林当年的日子过得也挺滋润。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工资也都不高,所以我们的价格没法卖得高。”孙诺七林透露,当时要卖陶器,得背到县城去卖,路上往往会毁掉1/3,“即便这样,维持生活也不困难”。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大家都有钱了,不仅需要土陶器作生活之用,还用来做装饰品。”老人家说,现在产品总是供不应求,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客人都订购过。好一点的作品,价格已升至200多元,他们一家光靠这门手艺,一年也能赚到5万多元。

尽管看好土陶的前景,但头顶“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等光环的老人家不得不考虑传统土陶技艺所面临的挑战。他说,希望将来能“改进一些制作工艺”,比如用“电烧”替代现在的烧柴禾,就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中新网)

因为市场需求量大,尼西土陶代表人物孙诺七林家的货仓总是空空如也。

尼西土陶代表人物孙诺七林的大儿子也在做土陶,他的手艺学自父亲。

尼西土陶代表人物孙诺七林席地而坐,讲解他的手艺。孙诺七林对土陶技艺的未来信心满满。他说,“哪怕是在集体经济时代、文革年代,这门技艺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现在他们家共有5个人会这门手艺,每年收入至少5万多元。

中国的旧式楼梯比较陡窄,然而,年届63岁的藏族老人孙诺七林却能在上下楼时健步如飞,快比孩童,令人咋舌。近日,记者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见到了已经做了51年土陶的他。旁人在介绍时强调,“这,就是我们的‘土陶王’。”

尼西土陶,系用当地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工序包括备料、塑形、雕花、阴干、烧制等,有两大特点,一是没有转轮,二是不用烧窑,故成本较低。从外观讲,尼西土陶属于黑陶的一支。作为尼西土陶的代表性人物,孙诺七林频频受到媒体关注。

“石棺考古发现,这儿的土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其住家二楼的工作间,孙诺七林席地而坐,边敲打作品,边给记者上起了课。他说,当年他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而现在,他们一家共有5口人都会这门手艺了。

孙诺七林还说,他们家现在只制作三类产品,一共100多个造型(最早他只会30多个),包括生活用品、装饰用品和宗教用品,其中不少跟藏文化都有关系,例如酥油灯等,早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跟老人家学土陶的,除了家人外,还有本村的100多位乡亲(村里共计800多人)及来自美、日等国的友人。“曾经有个叫凯蒂的美国女孩,在这儿呆了15天,学得还不错,最后把自己做的作品都带走了。”

有这么多后进参与学习,孙诺七林对土陶技艺的未来信心满满。事实上,历史也证明了这个“规律”。孙诺七林说,“哪怕是在集体经济时代、‘文革’年代,这门技艺都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51年职业生涯,孙诺七林习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集体经济时代。“那个时候我们集体有土陶厂,我和徒弟们每天缴足工分后,可以在剩下的产值里面把70%揣自己兜里去。”靠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孙诺七林当年的日子过得也挺滋润。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的工资也都不高,所以我们的价格没法卖得高。”孙诺七林透露,当时要卖陶器,得背到县城去卖,路上往往会毁掉1/3,“即便这样,维持生活也不困难”。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大家都有钱了,不仅需要土陶器作生活之用,还用来做装饰品。”老人家说,现在产品总是供不应求,美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客人都订购过。好一点的作品,价格已升至200多元,他们一家光靠这门手艺,一年也能赚到5万多元。

尽管看好土陶的前景,但头顶“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等光环的老人家不得不考虑传统土陶技艺所面临的挑战。他说,希望将来能“改进一些制作工艺”,比如用“电烧”替代现在的烧柴禾,就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中新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413887525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香格里拉迪庆锅庄舞

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三江广告宣传qq:396628718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热线投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http://www.3j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002920号 
电话/Tel:(0887-8229818 传真:0887-8229818  |  QQ:1677979020   
三江资讯打造三江区域权威资讯网络门户     
asp大马 asp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