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民族民间广场舞发展履迹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香格里拉县城独克宗月光广场开始响起悠扬动听的广场舞乐曲,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当地群众随着欢快的曲调摆手、转圈、踢脚、跳跃,一招一式优美轻盈。目前,无论是在城区的广场,还是在雪山草原的村寨,跳民族民间广场舞成了迪庆群众强身健体、自娱自乐的普遍方式。同时,民族民间歌舞在健身、娱乐中得到了传承。
编创:迪庆元素与现代健身操相融合
州文化馆馆长吴春光介绍,为了推广和普及藏族锅庄等民族民间舞蹈,我州从2005年开始组织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创编民族民间广场舞,到目前,已编成六套,其中,前五套已普及,第六套将于今年5至6月开展普及培训活动。
吴春光说,我州编创的六套广场舞融合了迪庆民间歌舞和现代健身操的元素,音乐从现有的迪庆原生态乐曲中剪辑拼凑而成,动作来自民间歌舞的原生态动作,借鉴现代健身操的动作,在力度、幅度上加以改编,既保留民族传统歌舞的本质和灵魂,又在传统民间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动作统一,难度适中,适合城乡各地普及推广的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广场舞。
在州文化馆工作的马国珍,是编创广场舞的主要骨干之一。从2005年起,马国珍全程参与了民族广场舞的编创工作。马国珍说:“我州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歌舞。目前编创的六套广场舞,都是以藏族原生态歌舞元素为主,辅之其他各民族歌舞元素,糅合现代健身操的健身元素而成。而每一套舞都各有侧重,第一套以藏舞元素为主,第二套糅合了傈僳族、彝族等民族的舞蹈元素。第三套在借鉴和吸取前两套编创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包涵德钦弦子、香格里拉情舞、各民族劳动号子等元素的全新的广场舞,是目前州内最流行的。
普及:骨干培训与送光盘相结合
在普及广场舞中,迪庆充分发挥了基层文化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的职能。建立起以基层文化馆选送骨干到州文化馆培训,再由各县区文化馆人员到乡镇培训各村文艺骨干,再由村文艺骨干到各村民小组培训的层层培训机制。
同时,州文化馆多渠道筹集资金,刻录光盘,免费送到各村组,进一步巩固培训效果,扩大培训面。2005年至2012年,州文化馆共组织培训了1800多名骨干人员。
群众:娱乐、健身中学习传统歌舞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寻求精神生活的富足。民族民间广场舞便是其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渗透到普通的人民群众中去,使人们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世界的愉悦。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金龙社区农民汪秀兰是个广场舞迷,她从广场舞推广初期跳到现在,每推出一套新的舞,她都积极去学习。目前我州推出的五套广场舞,她都能跳。“广场舞的推出,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汪秀兰说:“自从推广广场舞以来,社区里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跳舞健身的行列中,打牌的人少了、吵架的人也少了,社区更和谐了。”
无独有偶,从维西县来香格里拉县打工的刘云大爹也是个广场舞迷。他说:“每天晚上19点至20点的广场舞我都会去跳,已经跳了五六年了,感觉不错,手脚灵活多了。”
发展:方兴未艾
近年来,我州广场舞由于参与性强、简单易学受到了农村男女老少尤其是广大妇女的热烈欢迎。每当夜幕降临、夜灯初放之时,喜爱广场舞的村民吃过晚饭,不约而同地到村级活动中心、灯光球场等地,踩着欢快的旋律,跳起优美的舞蹈,舞出了老百姓的幸福新生活,舞出了新农村健康文明的和谐新气象。
同时,各县文化馆也积极琢磨编创了适合各县文化底蕴的民族民间广场舞。目前,德钦县和维西县分别编创了两套以德钦弦子为基调的广场舞和具有维西傈僳族歌舞特色的广场舞,并加以推广。
据介绍,我州还重视对少年儿童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在广场舞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创编了2套中小学生民族民间课间舞,在全州中小学推广。
余丽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