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生存发展的历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建筑特点。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存留于建筑间,融汇于生活里。现在就以建筑文化及藏族民居的特点等方面来探讨迪庆藏族民居的历史渊源及其保护。
一、迪庆藏式民居的历史渊源
1978年在迪庆的西北部发掘的位于澜沧江边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发现大约距今4000—5000年之间的房屋基址28座。根据房基剖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从墙壁的结构来看,属于早期的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及地面房屋均为草拌泥筑墙来增强坚固性能,使其不裂缝,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墙体抹灰,室内和房子四周较均匀的分布有柱洞,而晚期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墙壁则用卵石墙砌筑,居住面规范整齐而且坚硬,墙壁用石块靠穴壁垒砌,黄泥抹缝,屋顶均用草拌泥涂抹而成,有的经烧烤,房屋多为方形。从村落布局看,当时人们居住的区域已经有一定规律,还发现石铺路、石墙建筑、窖穴等,说明当时的藏族先人在努力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并形成了早期的居住规划。以上一切证明藏式建筑从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地穴逐渐向地面发展,建筑物层数由单层向多层发展,建筑材料从泥、木棍向卵石、毛石、木柱方向发展,营造技术从架设木骨、涂抹草泥烧烤技术发展到木楞架房、砌筑石墙等。碉式建筑物的出现,成为藏式建筑的早期模型,也对后期藏式风格民居等建筑物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①。在云南境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元谋猿人,新石器时代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各民族的先民活动,他们居住在天然岩穴过着简单的半穴居生活。1958年维西县戈登村遗址的发掘,更证实了迪庆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其发掘出来的文物也为北方历史上的民族迁徙等提供了依据②。汉代时,古羌人称石雕建筑为“邛笼”,这在《后汉书·南蛮西夷传》中有记载③,现在的迪庆藏语方言也称房屋也为“穹”。藏民族最早的建筑形式是叫做“石巢”,也称“碉房”。它主要是由土或石建筑而成,其可用石块、土砖(在香格里拉也被称为“土基”)砌筑,也可用土石混合或生土夯打等多种方法方式,但都坚固结实,厚重保温,而且形似碉堡,所以称为碉房。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代,迪庆属附国地,为白狼及姐羌部落(见《元一统志·巨津州》)所居④。《隋书·附国传》中记载,附国没有城栅,靠近山谷,为了避免被仇家和强盗的袭击,所以就垒石以“石巢”作为居所,唐代贞观八年吐蕃占领中甸以后,在大龟山上建立了“独克宗”,意即“白色的石头城”,唐代吐蕃时期的“宗”意为堡垒、碉堡。至唐末,吐蕃军队逐步同化融合了土著的白狼、姐羌和外来的汉裳蛮、施蛮、顺蛮等成为境内藏族的先民,在当时最初的民居主要是藏式碉房和井干式木板屋的产物⑤。明朝中叶以后丽江木氏土司势力向北展拓,从迪庆奔子栏以北一直打到巴塘、理塘一带,各种文化、民族不断融汇交流,这些都使迪庆藏族民居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迪庆的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建筑民居。
二、迪庆藏族民居的建筑形式
(一)迪庆各地由于海拔高差的不同,气候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各色的民居建筑,在香格里拉县的建塘镇、格咱乡、小中甸镇等地方,原始森林覆盖率高,木材丰富,藏民因地制宜,仿宗教建筑的形式,逐步对碉房进行改造,基础仍采用石砌后泥浆灌缝,然后用木构架来承重,外墙夯土墙。由于这几个地方的土壤颗粒较大,结构比较松散,粘接力较差,防雨水冲刷能力较差,不适合做屋面土掌,后来藏民又在铺好的木板上铺上一种当地藏语称为“期”的植物(一种防腐用的荆棘),然后倒上半干泥土,反复夯打,直至密实,干燥以后,在上面以木马做成“人”字屋架,屋顶上面覆盖以房板,也有些称为“闪片”,屋面起坡较缓,前后屋檐约1.5—2.5米,有利于遮挡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相邻房与房之间的距离至少要2米或2米以上,也称“防火线”、“滴水线”。屋面“房板”多用沙松板或冷杉板,厚约3—5厘米,单板宽约20厘米,长90—110厘米,板面按照纹路会有一条条自然的细长小沟,有利于排水,为防止风把“房板”掀翻,藏民还在上面压上石头。这几个地方的藏房虽从碉房演化而来,但也与碉房也有不同点,碉房是四周围拢,而这些藏房却侧面及后面用山墙来围拢,山墙一般基础处宽约80厘米,内墙垂直,外墙逐步收分至约38厘米,也就是“三八墙”,前面用木板来隔断,并以楼梯、走廊(当地藏语方言称“腰姑”)等来连接,楼下农村一般用作关牲畜之用,但古城区的民居有的作为铺面或居住,在古城未开发之前,也有剑川、鹤庆等地木匠把门做成隔扇门,居中为客厅,窗子会做成白族式的花窗,侧面一般为居室或贮藏室。
(二)在香格里拉县东旺、尼西等乡镇和德钦等地方的河谷干燥地区,则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材料而形成的土掌碉房,一般为三层,高的达到四、五层,每层间都架大梁,搭楼楞,垫细圆木或木条,铺树叶、夯土掌,再钉地板,最顶层用阿尕萨(一种粘性极强的土质)夯实抹平为土掌,故名土掌房。由于这些地方既适宜种植农作物,又适合发展畜牧业,土掌房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形成了适合于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的建筑,一般最底层作关牲畜房,第二层楼房作伙房、卧室和储藏室。第二层是食宿的主要场所,房子开间以柱子的多少来定,柱子多则房子大,而间数也多。藏族民居一般不以平方计算,而是以柱的多少而论,最少的也要十六根柱子,第三层则分若干间,最大一间为经堂,其余都为客房,经堂是装潢的重点⑥。德钦县县城老街道内房屋结构则全部为土木结构平顶土掌房,前为铺面平房,后带楼房,农村建筑则主要分布于两江河谷一带,一般为三层土掌房,下层为畜圈,中层住人,上层装粮食及打晒粮食,富裕户还在上层建有经堂⑦。
(三)迪庆民居墙体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涂刷材料也因地制宜,一些地方用当地深层的白色粘土层,取出的白土在茶壶里兑上适量的水搅拌后,就可以在粗加工的土墙上浇淋,因外墙体上窄下宽,人可直接站到墙头将浆体浇淋即可。白、红、黑三色是藏族民居的主要色彩,象征天、地、人。迪庆藏族民居除墙体主要使用白色外,屋面三角檐板等木结构地方常用一种红土来涂刷,当地藏语叫这种红土为“杂目”,用这种红土涂刷后,木板不易掉色和虫蛀,黑色则主要使用于窗框等地方。迪庆藏族民居室内装潢讲究,火塘旁边总要设有神龛,二楼还设有水亭等,雕刻都十分华丽讲究,以龙纹、花卉、藏八宝或汉八宝为主,靠主位处顺墙板上还要绘画上藏八宝等吉祥图案。
(四)藏族民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其优越性:第一、由于藏式建筑一般均匀对称,平面布置简单,外形下宽上窄,墙体下厚上薄,一层几乎没有窗,墙体的夯筑过程中还加以木荆条,这些都增强了房屋的稳定性。第二、由于藏族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产于当地,宜土则土,宜石则石,宜木则木,保持了与当地地貌的一致性,使人感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