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平日里,还是在重大节日里都有煮食牛、羊、猪肉的习惯。尼汝藏族宰杀牲畜十分讲究季节性,一般不在春、夏、冬三个季节宰杀牲畜,集中在秋季牲畜膘肥体壮时才宰杀,在寒冷的季节里便于保存肉的新鲜。宰杀的牛、羊肉上抹上食盐、花椒等佐料制作成风干牛、羊肉,经过数月的自然风干后煮食,味道清纯,口感酥脆。猪肉腌制成肉嫩味香、可存放数年的“琵琶肉”,但现在也有把猪肉分解成风干的,以备随时享用。
在尼汝秋季宰杀时,少不了制作灌制肉食品,制作灌制肉食品是尼汝藏族的主要饮食习俗之一。每当秋季宰杀时,尼汝人忙于灌制多种多样肉食品,灌血肠、灌肉肠、灌肺肠、灌猪脚、灌肾肠、灌饭肠、灌油肠等最为常见。灌血肠、灌肉肠、灌饭肠的制作方法与汉族地方的制作方法基本相似。灌肺肠、灌猪脚、灌盲肠、灌油肠的制作方法独具特色。灌肺肠先把猪肺剁碎后加适当的食盐、花椒、大蒜等佐料,然后灌入猪小肠,灌好后肠子两头用麻线扎紧,挂在房梁上风干,风干透后随时可煮食。灌猪脚,在杀猪时先把猪的四脚连蹄剥下皮,然后将肉切成块状加适当的食盐、花椒、大蒜等佐料,灌入猪脚皮内,灌满后用针缝其口,挂在房梁上风干后即可。灌肾肠时先把猪心和猪肾切成块状加适当的食盐、花椒、大蒜等佐料,灌入洗净的盲肠内,用麻线扎紧其口,挂在房梁上风干,时隔三天即可煮食,时间再长了,因腐烂而不可食。正如尼汝俗语所说“肾肠保鲜只有三天”。灌油肠先把五花肉切成块状加适当的食盐、花椒、大蒜等佐料,灌入猪肠内,灌好后肠子两头用麻线扎紧,挂在房梁上风干即可,到了次年的布谷鸟叫时才煮食油肠。据说,过去尼汝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生活艰苦,油脂缺少,为迎接布谷鸟的到来,启动春耕生产,养好体力,才煮吃油肠,而且已变成了“听到布谷鸟叫才吃油肠”的习俗沿用至今。
食粑粑是尼汝藏族饮食习俗的一大特色,粑粑是饼的一种。按制作方法来分,可分为火烧粑粑、铁烙粑粑和石烙粑粑。按面粉品种来分,可分为玉米粑粑和麦面粑粑。火烧粑粑的制作方法保持着原始方式,用玉米面捏成玉米饼在火塘里烧透的火炭上烧烤,一面烤透后,又烤另一面,玉米饼从软饼变成硬饼,在火塘边继续烤熟即可食,可口香脆。尤其是火烧粑粑与酸奶一起食用,可口鲜美,回味无穷。
随着烹饪技术不断发展,菜肴的品种不断增多,菜肴成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尼汝地处边远偏僻,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发展滞后,对尼汝饮食结构的平衡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素菜也只是在平日里煮吃的蔓菁菜汤、萝卜汤、青菜汤、白菜汤,炒吃的有炒洋芋、炒豆子、炒菌子、炒野菜。据最早到尼汝的民族工作队的同志讲,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尼汝种植的各类蔬菜并不多,工作队员进去以后才把种子带进去引种推广,丰富了当地蔬菜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