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是野生天麻富集地之一,生态环境优越,品质优良,用野生天麻种人工粗放种植的天麻,经检测天麻素含量达0.098%,与国标仅差0.002%,充分证明丽江具有种植天麻的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土壤等优势条件,因此丽江引进大企业开发天麻,现将天麻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第一节 生物特征
天麻是与蜜环菌共生的兰科植物。天麻的植株分为地下块茎、茎秆、花、果、种子。天麻的块茎主要分为,原球茎、营养繁殖茎、米麻、白麻、箭麻。植株高30-150厘米。茎秆由顶芽成熟的箭麻,经过冬季休眠后,在适宜土温条件下,抽出一根直立的圆柱形茎秆高0.5—1.2厘米、直径0.5—2厘米,前期肉质实心,果子成熟后,花茎变为中空。花茎的颜色很多,肉红色为水红杆天麻,绿色为绿天麻,棕黑色为乌天麻。茎上有节,节上有鞘状包茎的鳞片,鳞片膜质互生。花为顶生总状花序,一般每株可开30—70朵花,花两性,花被下部分生成壶状,口部歪斜,顶端5裂,中央一片称唇瓣;雄性与花柱合生,称合蕊柱呈半圆形,与唇瓣对生;雄蕊一枚生于合蕊柱顶端。果为圆形蒴果,颜色与茎秆一致,内含3—5万粒微小粉沫状,无胚乳,纺锤形种子。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天麻作为一个特殊的物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其特定的适应生态环境的特性。人工栽培天麻,必须了解天麻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或创造适宜天麻生长的小气候环境,运用科技措施充分满足天麻生长的需要,以获得应有的收成。
一、地势 天麻自然分布的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我国盛产天麻的西南地区,天麻多生长在海拔1300--2600米的高山区。
二、气候条件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天麻生长的首要因素。天麻喜生长在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严寒的环境中。天麻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与产区自然温度的季节变化相适应。当春季温度开始回升,地温达10-12℃以上时,经过冬季休眠的天麻开始萌动生长。一般5月下旬至9月上旬,地温在20—25℃时,为天麻生长的旺盛时期。但夏季土温持续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受到抑制,产生“乌头状”的箭麻。因此,高温季节应防暑降温。当秋末冬初,气温低于15℃时,新生子麻(块茎)的生长速度减慢,逐渐停滞,进入越冬休眠。
2.湿度 天麻产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天麻生长。尤其在6-8月天麻生长旺季,需要较多的水分,而9月下旬,如雨水过多,天麻反遭蜜环菌危害。
3.光照 天麻从栽种到收获,整个无性繁殖过程都在地下,阳光对其无多大影响,室内、室外、防空洞、地道,有光无光均可栽培。但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
4.风 大风仅对抽薹开花的天麻有危害,可吹折花薹,影响种子收获量。因此,出土后的花薹应注意防倒伏。
5.土壤 天麻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而又湿润的砂质土壤中。这种土壤质地疏松,保水、保温、透气性良好。室内、地道、防空洞等场所培育天麻若无自然土壤,可用黄沙与稻壳等物混合后替代土壤作填充物效果较好。
6.地形 海拔较高的山区,天麻大多生长在坡度5o-10o的半阴半阳山坡。
7.植被 植被是野生天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一般天麻生长在山区杂木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区,在森林砍伐后次生的竹林及灌木丛中天麻生长良好。同生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各种竹类、锦带花、青冈、板栗、水冬瓜树、野樱桃、桦木、牛nai子、五倍子等以及禾本科草本植物、蕨类和苔鲜植物等。其中一些植物的根或半腐烂的根以及枯枝落叶、树皮碎屑,滋生蜜环菌后,成为天麻营养的来源。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 良种培育
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法是以天麻的器官(白头麻或米麻)做种,在种植过程中,只需增多球茎的重量和数量就达到了生产的目的,故称为“营养繁殖法”现将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效果好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1.米麻繁殖种源 此法是有性繁殖方法的继续,其繁殖的方式是无性繁殖。培育方法是采用活动菌材或固定菌材均可。栽培时像种子播种一样,翻开菌床,取出菌床上部菌材,在下层菌材上撒一层树叶,铺平,在树叶上撒一层米麻(5g左右),使其均匀分布,加盖薄土一层之后,又撒铺树叶,排放上层菌材,用土填充间隙,撒叶、撒米麻、盖叶、覆土填平菌床,加覆盖物,做好田间管理,生长一年后便可收获。
2.箭麻灭顶繁殖种源 在种麻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用箭麻做种繁殖种源及生产商品麻。其做法是:将箭麻的顶芽(鹦鹉嘴)用刀切掉,人为地破坏顶芽的生长优势,迫使麻体上的侧芽(隐形芽)发育,从而可分生出许多块茎(次生块茎),接菌后,即可长成新的箭麻、白头麻和米麻。
3.白头麻灭顶繁殖种源 此法原理同箭麻灭顶繁殖一样。具体方法是:用于小刀将白头麻的尖端部分切去,置于通风处,待伤口风干,像生产商品麻栽培方法那样栽种。
4.夏季采挖野生种麻 夏季采挖的野生种麻,要妥善保管,在采挖过程中,不能用麻袋或布口袋装种麻,要用竹制提兜并加垫苔藓或腐殖质土保护,以免碰撞及风吹、日晒,以保持种麻新鲜无损。
二、栽培方法
目前天麻栽培采用最多,最好的方法是固定菌床栽培法。其栽培方法是天麻栽培时,挖开预先培养好的苗床,取出上层菌材,下层不动。再在下层菌材之间用小铁铲或小刀挖出一个小洞,放入种麻盖土埋住种麻,然后将先取出的菌材放回原来的位置;填好空隙,至菌材半高时,照活动菌材伴栽天麻的方法培好全窖。
固定菌床栽培法,在以后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又有两个改变方法:
(1)固定菌材加新材法:把固定菌材窖中的泥土小心挖出,取出上层菌材;再在下层材中隔一取一,把种麻靠菌材顺放于有菌处,将新材放入取掉菌材的空隙处。填土,上层栽培与活动菌材栽培法相同,取出多余的菌材,可用于活动菌材栽培,增加栽培面积。这种方法在菌床培菌较好时用,可节约菌材,也起到了保障栽培后期有充足营养的作用。
(2)固定菌床定位栽培法;适用于砍三角形口培育的菌床,栽培时将菌材三角口中混土撬去,再将种麻脐部(后端)紧靠口底,麻体紧靠三角形口的一侧,平卧于三角口中。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活动菌材栽培天麻,其优点是可提高接种率。
天麻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概括为良种、优菌、凉爽、湿润八字方针。抓住良种优菌是基础,种植技术是关键,管理措施是保障这三大环节,就为天麻人工栽培的高产、丰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天麻的繁殖,主要依靠同化真菌,所以,防治病菌感染菌材是防病的主要措施,因此培养菌材应在林下进行,避免高温高湿而传染病菌,造成天麻块茎腐烂。天麻病害以防为主,首先找到天麻发病的根源,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主要检查土壤污染程度,树叶、树枝和木棒菌种等有无污染病因。
天麻的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介壳虫、蚜虫、蚂蚁等,为防止病虫枯叶虫卵,选地是关键,选择病虫不易生存的林下环境,完全可以避免病虫害。在森林环境内繁殖天麻,尽量采用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天麻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把好预防关。
防治方法有:
1、在栽天麻时严格选择菌材和菌床。
2、严格挑选种麻,切忌将带病种麻栽入窖中。
3、严格田间管理,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注意选择环境,用周围病害少的场地来栽培天麻。
第五节 天麻采集加工及销售
一、天麻采集
1.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栽培时间和方法来确定,总的原则是:要在天麻停止生长或经过休眠将恢复生长前,既不影响天麻品质,又不会产生冻害,还有利于栽培。云南省产区,天麻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才停止生长;而高海拔栽培地区,天麻年生长周期较长,收获时间相对要延迟一些。即使同一地区,也应根据海拔高度,当年气候变化以及天麻的长势不同,灵活掌握采收期。过早收获,天麻尚在继续生长,不仅降低产量,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过迟采收,易遭受冻害及地下害虫、鼠类的危害。
2.采集方法 采集收获时先将表层盖土或覆盖物去掉,在接近天麻生长层时,要慢慢刨土,一旦发现天麻就应顺着天麻的着生处刨土,能取出的,就先取出。然后再取出菌材收取天麻。收获时应将米麻、白头麻和箭麻一并全部取出。
二、拣选分级
根据天麻的大小可分为1-4等。体重在150g以上的为一等;75-150g的为二等;75g以下为三等;其余的为四等。仿野生种植及林下种植的天麻,药用成分含量较高。质量比其它方式种植的更好,价格更高。所以同等级的天麻价格也有不同。天麻有虫害、破损、霉变、腐烂的不能列入等级,甚至不能食用。
三、注意事项:
1.天麻种植伴生菌(蜜环菌)种源质量要进行鉴定,若退化要及时更换。已感染的蜜环菌不能再用于种植。
2.天麻种源要进行更新,种源退化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3.天麻具体种植地点的海拔、气候、土壤等环境会造成天麻生长差异,所以,具体种植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对其它地方的种植经验只能做为借鉴,不能照搬照抄。
第六节 市场分析
野生天麻资源日渐枯竭,人工种植又有相当技术难度,因此,天麻特别是优质无公害天麻供应量将十分有限。国内现有需求量大约每年为500吨,而供应量不足100吨,随着天麻用途的拓宽,需求量增长将较快,供求予盾将比较突出。因此,天麻特别是优质无公害天麻市场前景看好。
第七节 种植效益分析
人工种植天麻自然条件要求低,生产周期短,所需投资不高,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收益大的致富项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种植管理好的天麻每平方米投入100多元,可收获300元,纯收入200元,如栽培100平方米天麻,能获得30000元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3左右,比较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