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江腹地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就走进了大自然神奇的画卷里。大约4000万年以前的一次剧烈地壳运动造就了举世罕见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这里也因此汇聚了独树一帜的生物资源。维西依托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把珍惜物种、药材资源等实施合理保护与开发,古老的绿荫正在这里转化成富民的产业。 来到永春乡中药谷,一块一块的中药材试验田连成一片顺次排开,指示牌上小黄芩、泽兰、重楼、秦艽、一支箭等130多个品种的药材在大棚里茁壮成长。这是迪庆州最大的中药材培育基地,不仅培育药材的种苗,还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珙桐、红豆杉等珍惜植物的育苗工作。
种植中药材,在维西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初,以当归为代表的维西县中药材曾独领风骚,维西被列为全国药材生产基地县。近年来,维西县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生产条件,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奠定基础,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维西县综合贸易股份合作公司基地部经理杨文亮告诉我们:“这个育种基地一项重要作用就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协会为载体在农户中推广种植中药材。这也使群众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过去种包谷1亩收入500多元,如今种中药材1亩最少也有2000元,多则上万元。”“过去的五保户今天也成了万元户。”在一旁边的村民高兴地附和道。
据了解,目前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135亩,其中,市场价格一路走好的秦艽、当归、木香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0%以上。去年维西县中药材产值达1.2亿元,农民增收6053万元。目前,维西县正抓紧打造以拖枝为中心的生物产业园区,扶持龙头企业开发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中药材品种,让资金、技术和人才汇集维西,并在8年内形成一个覆盖全县10个乡镇、面积超过60万亩,产值达10亿元,带动千家万户的生物产业集群。
在生物产品加工上,该县通过采取招商引资和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相继创建了一批生物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碧罗雪山生物资源开发公司等生物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把维西生物产品打入了省内外的市场,为维西生物产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近年来,维西县立足县情,提出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在全县范围内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行绿色产业建设至今,通过实践使维西生物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从单一、零星分散的种植业发展到了今天的绿色经济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三个生物产业,农业产业化程度大大增强。农特产品从粗放的原料出售或简单的初加工逐步步入具有专利的产品深加工阶段。在基地建设上,全县以发展中药材为主,培育壮大香水百合、大蒜、糯山药等基地,使之成为了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此外,在保护中开发,是维西这个生物大县的发展思路。为保护县境内三江并流的生物多样性,该县先后投入1962.2万元,实施天保工程、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作为拥有我国近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维西把打造云南香格里拉三江植物园列入了规划,生物产业在这里将会以原始的面貌成为该县新的亮点。(记者 罗蓉婵 李银发 崔仁璘)
新华网云南频道 ( 2009-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