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第三军团--石鼓印象
2006年6月28日
采访背景:
石鼓镇距离丽江60公里,是红二方面军强渡金沙江纪念地。
镇外2公里处,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的金沙江水受到高耸的海螺山阻挡,形成一个280度的大弯,号称“长江第一弯”;桀骜的江水由于这个转弯而流速平缓,因此下游分布着7、8个渡口,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1548年,江对岸的土蕃渡江进攻纳西部族,遭到土司木氏父子的反击而失败;土司将战功刻在巨大的石鼓(碣)上作为纪念,石鼓镇由此得名。
1936年4月25日,远征到此的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先遣12团夺取木瓜寨等渡口,并缴获1只木船。随后三天,红军利用搜集来的7只木船和紧急扎成的木排度过了金沙江,彻底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在云南境内的围追堵截。
去往石鼓镇的道路是云南最常见的景致,满目苍翠,天青日朗;而石鼓镇也便是云南最普通的小镇,安宁质朴,但其中却蕴含着令人心折的震撼,让你无法忘记。
今天在石鼓镇的采访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定时间。
(一)小张
由于一个太著名的邻居丽江,仅仅60多公里外的石鼓说得上鲜为人知。很多前往丽江乃至中甸、泸沽湖的旅游团常常会有意无意地省略这里,由于少了嘈杂人声,石鼓便依然是一个民风纯净得如云南的空气一般的世外桃源。
小张就是在这个小镇上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大名张学文。这位有着一张酷似刘德华面孔的小伙子是镇上红军纪念馆的管理员,管理着镇边小山上8。1米高的红军纪念碑和雄伟的“金沙水暖”纪念雕塑,也负责着附近作为石鼓镇标志的纳西石鼓和当年茶马古道的要冲:铁虹桥。
每天,小张的工作岗位就是这一桥一鼓一碑,带着不多的游客在小山上爬上爬下,给他们讲述红军在石鼓的每一个细节,让纪念碑和雕塑在人们眼前活起来。
工作之余,小张骑一辆旧自行车跑遍了石鼓镇的每一个村落,寻访到一户户曾经住过红军的家庭,坐在人家院子里,与见过红军的老人们聊天,然后,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小本子渐渐被字迹爬满,小小的石鼓红军纪念馆也渐渐馆藏丰富,70年前,红军在石鼓仅仅三天的足迹成为真实而又鲜活的历史。
我们和小张交流着这些历史。在与我们采访组的每一位成员交谈的时候,他的眼睛总是直视着你,坦然和热诚就在他的眼神和谈吐里。和他的对话是有趣和稳健的,面对一些甚至是有些小苛刻的问题时,小张也会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的说出他的想法。那是属于自己的想法,不是教科书或者是资料里背来的东西。
无意之中我们得知,小张每月的工资只有350元钱,但是,他说自己很满足;他还说,他从心里喜欢这份工作。
就在将要分手的时候,小张悄悄告诉我们,他的外甥女今年高考考了603分,现在要报志愿;他说,他和全家都没有走出过丽江地区,更没有走出过云南,“你们是北京来的,帮我出个主意,北京邮电大学怎么样?”
我们告诉他,那是个很好的学校,如果顺利的话,他的外甥女,那个石鼓的女孩子,将会在那里告诉他们很多北京的故事。
(二)和耀武
要去和耀武老人家,一定会经过一个大草场。其实那也是个大操场,因为那里有足球门。一定有许多年轻人在这里玩耍着游戏。欢乐的声浪穿过矮矮的墙,他一定会很高兴。
在他10岁那年,他也是个爱玩耍的纳西族孩子。那是1936年。那年,村里有很多谣言,说有“赤匪”要来,于是村里的人们全都跑到了山上躲藏。那天,和耀武因为出去的爹爹没有回来,所以他没有跑,当他们家的门被推开的时候,他看见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于是,这支队伍在他们家里住了下来,正是这一次的邂逅,对老人产生了终生的影响,1949年的时候,和耀武入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那个小小的院落里,和耀武老人面对着一只只举在他面前的话筒,眼睛不错神儿的回忆着,他已经80岁了,有很多事情他说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他的脑子里烙着。
那是抹不去的,也无法抹去。因为在他每天起居的院落里,当年红军住的猪棚牛舍依然在。睹物思人,他每天都在和那段记忆相随。他用他的诉说,也邀请着我们和他的回忆相随。虽然那有口音的话,我们大概只能听的懂七成,但是,那种澎湃在老人话语中的激情,每一个字,都敲在了听故事人的心版里。
他告诉我们,在最初的误会解除之后,纳西村民们和红军亲如一家。他的父亲和红军一道挑水,母亲给红军做饭,能歌善舞的纳西人甚至载歌载舞欢送红军队伍,而住在这里的红二方面军肖克将军夫妇也和这个普通的纳西家庭保持着绵延至今的真挚友谊。
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当我们邀请老人在我们带来的红军军旗上签名的时候,老人的面孔被鲜红的旗帜映照得格外神采奕奕;我们想,在他落笔的一瞬间,他一定又见到了当年红旗漫卷、征尘蔽日的场景,见到了铁流两万五千里在金沙江畔的壮丽回环。
(三)长江第一弯
因为要拍摄分布在金沙江下游的几个渡口,我们采访团爬上了镇边的一座山。
这里是滚滚长江长袖飘舞的地方,举目四望,滔滔江水环绕着青翠的山峦掉头东去,舞出一个雄伟壮美的自然奇观,也留下一份挥之不去的历史的回声。
山之下,江之畔,青灰屋瓦的石鼓镇静静沐浴在6月的阳光下;依傍着一川山水,沉淀着千年故事,演绎着百代风流。
后记:
我们把“重走长征路--1039红色之旅”的队服分别赠给了小张与和耀武老人,同时还向他们赠送了收音机等纪念品。我们希望,他们不会忘记一群和他们一样铭记着红军精神的广播人,同时我们也觉得,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出现在今后的重走长征路的旅途中--我们的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