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有一片净土,住着古老的民族”,在《木府风云》的主题曲《净土》中是这样唱的。丽江不仅是精神上的灵魂净土,在现实生活中,也开启了“洁净模式”。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行动,丽江从实际出发,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广泛动员市民群众,维护美丽家园,提升城市品位。
废物摇身一变成资源
“丽江的垃圾现在大多已经进入专门的产业园区,摇身一变成为资源了。”9月16日,记者来到古城区环卫局,局长和继伟自豪地对我们说。
和继伟所说的园区就是目前在建的丽江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据介绍,该园区位于古城区文化街道,距丽江中心城区18公里,占地约700亩,按功能分为污水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处置中心、餐厨粪便污泥处置中心和焚烧处置中心等8大片区,规划总投资达10亿元,2013年正式开工建设,计划用8~10年的时间,建成产业集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全省一流示范园区。现在,园区的污水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处置中心已经投入使用,餐厨粪便污泥处置中心已完成设备安装,目前正在调试,预计10月中旬将完成。
“餐厨垃圾经分选破碎后,一部分送到污水处理中心,一部分经过水热、中温厌氧处理,可以得到固体油脂、生物质燃料和压缩天然气,除了供本系统使用,还可以对外供应。”园区技术员蔡佳顺说。
据和继伟介绍,即将开工建设的焚烧处置中心、建筑垃圾处置中心等片区也都秉承废物利用的宗旨,发电,制造再生砖,生产有机肥料,排放农业灌溉用水,产业园区将成为丽江的资源输出中心之一。
全民争先恐后搞创卫
近日,丽江大街小巷都是环卫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从贯穿南北的香格里大道到直达东西的长水路,从主干线福慧路、象山路到七星街,公务员、中小学师生、武警官兵拿着扫帚、撮箕正认真地清洁卫生。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大家的事情,要靠每一位居民的努力。”在福慧学校上六年级的浦巍说得头头是道。
事实上,丽江正在开启的“洁净模式”,少不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努力。
在大研街道,有一支特殊的环卫志愿服务队,全部由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组成。志愿服务队于今年1月成立,到8月份,队员已经超过250人。这些本来可以颐养天年的古城居民,通过社区组织为“洁净丽江”出力。
随着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加入,在大研街道的指导下,正式成立了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志愿服务队,对街道所辖8个社区开展卫生监督检查服务,同时大力宣传创卫活动。志愿队的工作范围也逐步扩大到旅游市场秩序、建筑违章等方面。
除了老年服务队,丽江市在中小学里还成立了青年学生志愿服务队,驻丽部队、省直单位及外来客商也纷纷加入清洁环境的行动中来,一起维护美丽家园。
城乡一体化清运垃圾
在丽江城区家喻户晓的“纳西三部曲”,被用做垃圾清运车播放的歌曲。“现在,一听到‘纳西三部曲’的调子,居民就从家里出来,扫街道、丢垃圾。”金山街道办事处主任洪耀刚说,8月底,随着金山街道“垃圾定时清运”启动,丽江城乡一体化垃圾清运正式进入实际行动阶段。
金山街道辖金山、新团和东元3个社区,常住农业人口11929人,外来流动人口12117人。现在,金山街道与环卫公司配合,协调了一辆垃圾清运车,聘用了2名专职人员,通过“四定”(定时间、定路线、定品种、定方式)为居民提供最大便利。此外,金山还制定了居民环境卫生公约和评比考核制度,督促居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此前,距城区17公里的七河镇已经试点垃圾清运,实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将垃圾运至丽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镇委书记李兆强说:“七河镇作为机场通往城区的必经区域,垃圾清运对于改善空气环境,塑造丽江形象都很重要。”
“2010年到现在,我们的清洁面积从226万平方米扩展到260万平方米。”丽江环卫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林说,目前,古城区已经建成10座垃圾转运站,正在建设的有6座,同时,已有9座乡镇垃圾转运站列入国家环保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建成后将服务12万多人。
记者 余国鹏 李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