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江市区出发,向东南方向行五十公里,就进入了丽江下辖的永胜县。
永胜县是一个汉族人口居多的县,这里的汉族基本上是六百年前从湖南、江西、南京等地迁来的,它的文化以这些汉族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儒家文化为主,但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这些文化又打上了历史、民族与地域的烙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屯文化。
旅游界流行一句话:风光是旅游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具有文化的旅游才具有永恒的魅力。丽江,正是以它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丽江,由于多民族聚居,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和民族构成,形成了一个个特有的文化区域。在以纳西族为主的聚居区,以东巴文化为主,在彝族地区,则是毕摩文化,在傈僳族地区,则是傈僳文化或称尼卜文化,同样,还有摩梭文化,他留文化。而这些文化,都属于少数民族文化。事实上,在丽江2.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一种文化,它常常只被人类学家或民族工作者提及,那就是永胜汉族地区的边屯文化。
边,指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古代,相对于中原而言,云南等地自然是边疆省份,丽江就更是边疆地区了。在丽江还称为专区,下辖着今天的迪庆州、怒江州的时候,丽江本来就是与缅甸等国接壤的。而屯,指军屯,是一个历史概念。明王朝统一中国后,为巩固边疆,那些被派到边疆的军队,战争结束后,没有再回到他们的原籍,而是就地驻扎,分给他们田地,亦兵亦农,既维持一方秩序,又屯田实现自给。他们既是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洪武年间,中央王朝又从中原调来了大批平民,他们既与先期到达的军队相处,又与当地原有的少数民族相处,大家相互学习,最后终于融合,到今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了。
1、茶马古道的要冲——金龙桥
丽江与永胜,中间以金沙江为界。丽江古城距永胜县城103公里,金沙江正好平分两地间的公路里程。从丽江行三十来公里,就可看到金沙江,还可看到一个热火朝天的工地。这是金沙江上游第一个兴建的大型电站——金安桥电站。据电站建设方说,第一台机组将在2008年投产发电。在电站往下三、四公里的江面上,悬挂着一座雄伟的铁链桥——金龙桥。经考证,这是长江全线现今存在还继续使用的最古老的铁链桥,桥长百余米,宽约3米,由20根铁链连接金沙江两岸,是丽江历史上东香格里的主要通道。此桥建成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
金龙桥桥头有三座石碑,碑上载明该桥是鹤庆人蒋宗汉捐修的。蒋宗汉为什么要捐修这座桥,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金龙桥附近,鹤庆、永胜、原来的丽江县在此交界。当时,年轻的蒋宗汉爱上了江对面永胜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但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女方家的坚决反对,于是,蒋宗汉只好约了姑娘私奔。姑娘家的人发现了,派了很多人追赶。蒋宗汉他们来到金沙江边的渡口,请求船工送他们渡江。然而,因为每到下午起风后渡江比较危险,渡口有个规矩,每次渡江渡男就不渡女,渡女就不渡男。眼看追赶的人就要追上,无论怎样请求,船工都不答应两人一起上船。眼看情况危急,蒋宗汉如果不逃走便有性命之忧,只好放弃了心上人独自坐船过江。过了江,眼看着心爱的姑娘被娘家人带回,而且可能永世不得再见,蒋宗汉恨得咬牙,便指着江心发誓,如果蒋某人有一天发达了,他一定来江上造一座桥,让渡口失去作用,让船工失去饭碗。
后来,蒋宗汉果然当了大官,他就回乡捐建了这座铁链桥。
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在桥头所立碑中有一句话似可作为证据:“昔蒋公发誓宏愿造成斯桥”。但无论什么原因,铁链桥的建成,大大加快了两岸的物资运输,成了丽江通住巴蜀内地的交通要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1936年,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来到滇西,原准备从这座桥渡江北上,但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提前作了准备,折毁了桥上的木板,并在对岸设了重兵,红二方面军才继续向北,从丽江的石鼓、巨甸一带渡江,顺利进入了藏区。由此也可看出这座桥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么宏大的一座桥究竟如何建设,在今天也是一个难解的谜。后来,此桥历经多次破坏与修复,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当离它约三、四公里的金安公路桥建成,它的重要性才发生了转移。但即使到了今天,这座桥仍然在为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而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这座桥也成了游客们追古思今的纪念地。
如今,站在桥头,看长龙卧波,你会生出许多的疑问:这铁链从哪里运来?如果加工成了链条才运输,那一根链条就有几千斤,怎么运输呢?如果一截截地运来,在桥边再连接,那加工的地点在哪儿呢?修这座桥又要多少工匠呢。第一根链条又是怎么拉起来的呢?碑上记载,在修这座桥时,曾发生了铁链断裂,几十名工匠掉入江中,二十几人遇难,你的心便由不得一紧。当颤悠悠走上桥去,看脚下江水翻滚,滔滔向前,禁不住就会有些头晕目眩。你也会想,如果当年红军强攻这座桥,势必会比大渡河更难吧。
2、滇西鱼米乡——三川镇
过了金龙桥,顺着新修的公路进入一条翠绿的峡谷(原来的古道是翻山越岭),这就是五郎河峡谷。沿峡行进,可看到高挂的飞瀑,悬崖上的傈僳人家,整个峡谷像一条画廊,让人赏心悦目。
穿过约二十公里的峡谷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盆地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丽江第二大的坝子,三川坝了。
三川坝平均海拔1700多米,面积370多平方公里,气候温润,出产丰富,历来是滇西北的米粮仓,国家商品粮基地,被誉为滇西北的鱼米之乡。因为有三条河穿过坝子,所以得名三川。
走近坝子,只见良田万顷,村落分布,一派安祥自足的田园风光景象。这里的粮食产量非常高,一季水稻亩产上吨是轻而易举的事。
三川坝不仅出产丰饶,文化也较为久远。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最早可到战国时期,是丽江范围内发掘到的最早的青铜器。这里也是最典型的边屯文化的所在地,这里的地名如金官、梁官等就是边屯文化的遗存。
原来,当年的军队驻扎在此后,官府按官职大小分给了这些军官大小不等的土地。这些军官就按各自的区域建设村落,并按姓氏取名。姓金的就叫金官,姓梁的叫梁官,这样,永胜有十余个以官为名的地名,还有刘官、宋官、满官、季官、陈官、吴官、包官、芮官、顾管等地名。到现在,有的地名成了乡镇一级的,如金官梁官,有的是行政村办事处一级的,如满官,还有的只是自然村一级的,如刘官等。当年的军官,有的后来立了功,返回原籍或是调到其他地方去了,也有的军官留了下来,他们的子孙后来已经繁衍成一个大家族,常常是一个村就一个姓。还有的地名也是以当年的军事机构演变而来,如马军,就是骑兵所在地方,杨伍,就是杨姓的伍长所在地。
金官街在历史上是内地与丽江联结的最重要的集镇之一,在今天仍然是丽江最热闹的农村集镇,也是云南最大的十大农村集镇之一。走在街上,农产品应有尽有,此外,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工艺,如打铜打银,还有古老的手工技艺——珐琅。其实就是北京的景泰蓝了。手镯、耳环、坠子、百家锁,琳琅满目,常让人爱不释手。
三川坝原来设有金官、梁官两个镇,从2006年开始,两镇合并改名为三川镇。
三川坝一马平川,村落俨然,民居栉比,掩映在翠竹之间。房前屋后,瓜果飘香。就今天而言,三川坝最有影响的特产当数三川火腿。这种火腿制作仍然延续着古代传下来的方法,在猪种、饲料、腌制、保存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深受人们的好评,曾连续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金奖。有人曾将他们的方法移植到别处,但始终没有达到相同的品质和口味。后来人们才发现,这里的水土、气候都是不可复制的。
如果走进三川人家,三川人家会非常热情地用三川火腿招待客人,当地人称盖碗肉。一片肉厚达一指,大如碗面,肥瘦各半。盛一碗三川香米,夹一块肉盖在上面,吃饭都只能用筷子掏着吃。端着这样一碗饭,别的菜已经不想吃了,饭喷香,肉喷香。食量小的人,一片肉一碗饭已经足够。
在三川坝的一些村里,还保留着一些古旧的宅院,它们是茶马古道的遗存。可惜,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古宅正一步步走向消亡。
3、高原明珠——程海
三川坝与丽江坝相似,也是南北走向。从北向南穿过坝子,再翻过一个低矮的山梁,就可看到一个碧蓝的湖泊——程海。
程海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面积78平方公里,居第四位,总水量居第三位,最大水深约37米,居第三位。程海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断裂地堑聚水而成。
程海在历史上是一个与外界相通的湖,它接纳高原各河流之水,然后流入金沙江,但随着水位的下降,它渐渐变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内陆湖泊。
与云南其他的姊妹湖泊相比,从普通角度和一般时刻来观赏程海,程海算不上美丽。然而,程海自有她的深厚内涵与无量价值,这就是程海螺旋藻和银鱼。
程海的螺旋藻古已有之。每到夏季,各种藻类漂浮汇聚,被当地居民称为“香面水”。人们发现这个季节的鱼特别细嫩,用香面水喂猪,猪长得又快又壮。直到1986年,人们才发现,程海是世界三大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之一。经过十年的努力,程海的螺旋藻养殖已达到了年产一千吨的规模,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
程海的另一样宝贝是银鱼,从八十年代末引进银鱼以来,程海银鱼以其污染最小,品质最好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每到捕捞季节,各地商贩云集于此,抢购银鱼,渔民也大获其利。
程海同时也是一个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和四季游泳场,即使在冬季,这里的水温也在17.6度以上。
游览程海,可坐渔民的猪槽船,也乘管理局的摩梭艇。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
现在,沿程海湖畔修通了公路,自驾车一族可以轻松的游览程海,品赏程海的美味。
环程海有不少渔村,有的村是汉族村,有的村却是彝族村。
从三川坝到达程海的第一个村叫黑伍。当地有一个谜语就是猜这里的地名——大年三十耍狮子(打一地名),结果是黑舞(黑伍)因为三十没有月亮,只好黑灯瞎火的舞龙,就叫黑舞。这是谜语猜地名,而地名的真正来源却已难考证。但据有关人士研究,因为这一带的原住民是彝族或傈僳族,地名往往用的少数民族语,用民族语常常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从此可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
沿程海西岸向南行进,要经过一个彝族村——金兰村。这个村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上刀山。这是永胜境内唯一保存有这种习俗和技艺的村子和人群。
一般在每年的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该村的人都要举办上刀杆的活动,该村自己称为刀杆圣会,而外人刚称为上刀山。
那刀杆由三十来把刀排列扎成,竖起来将近三十米高。以前没亲眼见过上刀山活动时,我还以会那刀只是一种纯粹装饰的东西,后来亲眼见到时才让我倒抽一口冷气——我的天,那都是真家伙,是可以用来砍柴火的。可就是这样的刀,金兰村人却在上面健步如飞。
金兰村人认为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而是有神相助。每次上刀杆前,他们都要在一间供奉着神像的殿里念经和祈祷,仔细听,他们说的是汉语,因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已经消失了。他们头上戴的装饰很像纳西族东巴的五幅冠,只是上面画的神像有所不同。在念了一会后,他们就会依次走向刀杆。在刀杆前还有一塘火堆,火里烧着一个犁铧,一张纸放上,立即就被点着了。可他们在上刀杆前先要在犁铧上踩一脚,让看的人心里一哆嗦。
一般情况下,“上刀山下火海”这种活动,都只是男人所为,可在金兰村,女人也敢。有年轻姑娘,也有老妇。我见到的最大的一位已经六十来岁,她的勇敢与迅捷仿佛不让年轻人。
在刀杆顶端,他们还要做一些动作,引得下面的人一阵欢呼。
继续往南走,就到了程海的尾端,也是过去程海的出口——河口。据史书记载,康熙年间,程海的水位还高,可以通过程河流到金沙江,可到后来,水位逐年下降,程海就成了一个封闭型的湖泊了。但河口村却仍然有名,因为有一副至今无人对出的绝对——河口三可口,辣椒豆腐白条鱼。这是一副拆字对,河口是地名,拆开把三点水当作三,就成了三可口,而辣椒豆腐白条鱼是河口的三样名产。这副对联看起来简单,但真去对时却难倒了文人墨客,以至到今天仍然没有下联。
4、毛泽东先祖发祥地——毛家湾
穿过程海,掠过一座座村庄,这些都是六百年前朱元璋洪武调卫前后从中原内地迁来这里的。他们不仅保持了从家乡来的文化和技艺,也保持了从家乡带来的语音。他们操的口音与三川坝和永胜县城的基本相同,都属于湖南方言,与丽江市其他县及周边县人的口音迥然不同。而且保留着许多古音古语古词,如miu(赏声,没有的意思)nia(故意谦让的意思,赏声)biao(不要之意,平声) 等等非常多(这些字电脑中都打不出来,但康熙字典中却可以查到)。但从内部来看,其实也不尽相同,如程海人的口音如果按照普通话的要求,他们对前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等分得很准(这曾经让我在练习普通话的初期惊讶不已),而县城一带的人对前后鼻音却无法分清。
继续向南行,就到了程海坝子最南端的山边,这里叫凤羽,又叫毛家湾,这看似普通的一个村子,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与渊源。原来,这里的毛家与韶山的毛家同宗同源,是韶山毛氏的发祥地。从毛泽东往上朔20代,毛氏的祖先毛太华就曾在这里。今天,这里还有一座毛氏宗祠,供奉着毛氏共同的祖先。
如果去读《韶山毛氏族谱》,内中有这样一段:“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而始祖太华公位下,书载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妻育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官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复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开种铁陂等处,编为民籍。”
族谱中所说澜沧卫,即是今天的永胜县(元朝叫北胜州)。因为明朝徐霞客勘定金沙江为长江之源以前,金沙江被称为北澜沧江。明朝建立后的一个重要建制即是卫所制,属于军事单位建制。当时,大批的军队来到这里并实行军屯,大批的内地居民也被迫迁来,他们带来了儒家的文化观念,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在这里设卫,是比较高的军事机构,其目的主要是防范北面西面的土蕃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后来的民族融合中,汉族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通商通婚。在今天的永胜民谚中还有一句“彝娘汉老子”,说永胜人的祖宗是汉族的爹彝族的娘。甚至有人说,当时毛太华的妻子就是当地的彝族,毛主席也有彝族血统,而且从毛主席的脸上分析出了彝族的人类学生理特征。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没有人做过基因分析,但毛氏曾在永胜发祥的事实在1997年李讷夫妇到永胜寻根后得以确认。
永胜的毛氏发展到今天,已有数个村落,二千余人,全是毛太华之次子、三子之后裔。
李讷到永胜之前,韶山毛氏一直以为毛氏先祖到过的澜沧卫在今天是云南临沧地区的澜沧县,殊不知这个县名是后来才有的,历史上这个县从来没有叫过卫。而韶山的毛氏宗祠里,在展示毛太华曾到过的澜沧卫时,曾用了这个县的佤族样式的竹楼照片,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谬误。去年我到韶山参观时,仍然挂着那张照片,好在我们此行的一个任务就是交给毛氏宗祠一张永胜民居的照片,错了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完全改正。(下图为毛太华监修澜沧卫城手绘图,正是监修有功才内调湖南)
5、浓缩的长安城——澜沧卫城
从毛家湾出来,可以去两个方向:一边继续向南,再走约20公里,将又一次渡过金沙江,那么可以去到大理。当然如果从丽江直接去大理,那是没有必要走这条路也没有必要两次渡江的。另一个方向是向东去到今天的攀枝花市,进入巴蜀地区。由此来看,永胜在历史上其实是扼守了大理和丽江两个方向的通道,这也是明朝为什么要在永胜设卫的原因了。
从毛家湾沿程海东岸向东北行40多公里,就可到达永胜县城,也就是历史上的澜沧卫城了。
澜沧卫城始建于明朝初年,这里要补一段事实,那就是在明朝以前,当时的北胜州城并不在今天的永胜县城,而在今天县城之北约十里的地方。明朝初年,这里发生了大地震,北胜州城倾刻毁于一旦,而且无法修复。在此情况下,政府决定迁址重建。当时的军屯士兵参与了新城的修建,毛太华就是在建澜沧卫城时立了功才内调入湘的。
据相关记载,城的设计者是文天祥的后裔文子林(宋完后,文家后代辗转来到永胜),新城的建设是仿长安城的样式来建的,棋盘格局,四道城门,五纵六横。有十字街,钟鼓楼,有辕门(据说辕门代表中央权威),有大小教场,这在云南的城中是不多见的。这座城在后来几百年的历史演变中曾屡遭兵患,但一直保存下来,可惜城墙城楼在五十年代初被拆毁。今天,这座城的棋盘格局依然存在,仍可依稀看到这座城的历史风貌。
在县城东山脚下,有一座观音寺,叫做灵源箐,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殿的石壁上刻着一尊高达丈余的观音画像,画旁落款是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手笔。造像生动自然,线条栩栩如生,确有唐朝画风。不少专家作了考证,认为吴道子到永胜的可能性极小,可能是信奉佛教的中原人在迁往永胜的时候临摩带来。
灵源箐依山傍水,浓荫滴翠,是一个休闲消夏的极好去处。
(右图为永胜县城空中俯瞰1999年照片)
6、民族大融合的活标本——他留人
从永胜县城沿丽江至攀枝花公路东行20多公里,就到了永胜六德彝族乡。这里的彝族,并不是宁蒗小凉山的彝族,而是划在彝族支系中的他留人。
他留人的身世纯粹是个谜,他们自己说不太清楚,人类学家研究好多年也只给出个大概来。说他们是彝族,他们自己不愿承认,除语言属彝语支(他们与宁蒗小凉山的彝族语言上也不太通)外,其他如生活习俗、文化遗存等也不太相同,他们总是说他们的祖先是洪武调卫来的,他们的祖坟就是最好的证明。但如果说他们是汉族,却又保留着太多的少数民族特征。
我要说,他留人其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大融合的一个极好证据。前面的文章里已经说到永胜的边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汉文化多一些,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多一些。他留人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民族。
证据之一是他留坟林,今年已经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坟,清一色是汉墓样式,雕刻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规模达六千座,建成年代基本上是清代以后。要知道,西南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他们的葬俗都是火化,而他留人采用土葬,这决不是彝族的惯例。再看墓碑,可以看到,有的墓碑铭文中记述有“洪武调卫而来”等内容,但死者后人的名字却很有趣,前两代还是少数民族名字,后两代则是地地道道的汉名了。毫无疑问,这就是永胜民间说的“彝娘汉老子”了。他留人应为当时来到这里的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后裔,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
六德他留山,是历史上永胜通往巴蜀的必经之地,是马帮从县城出发刚好一天路程所能到达的宿营之地,今天的公路也是从山脚下经过。在他留山半坡,历史上曾有一座他留古城堡,是一座驿站又是一个战略通道,可惜正是它的重要性和富有使它毁于清末的杜文秀起义军。我曾实地采访过,只要看看现在还留存的那些井,那些半埋在土里的房屋基石,那些修公路时随便挖出的精美瓷器,就可想象当年这座城堡的美丽与繁荣。正是交通的便利,使他留人可以积累较多的财富,也才可以打制精美的墓碑。因此,我曾这样形容:如果纳西族创造了一座让人称羡的人城的话,那么他留人则创造了一座让人咋舌的地俯。
历史上,他留人有着独特的文化,如少男少女“过七关”等习俗。实际上,他留人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有些类似于摩梭人的走婚。一个姑娘长大了,家长就为她在厢房或是后门边相对安静处设一间“姑娘棚”,让女儿在这里自由地与心上人幽会。直到女儿有了身孕提出结婚才为他们办婚事。结婚生子后,他留人就从一而终。在永胜汉族民间曾有“贞洁傈僳烂他留”的说法,意思是说他留人在恋爱与性上比较随意。其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留人的婚恋习俗总有它存在的理由,一个民族不能按自身的观念去批评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当然,在他留人自身的文化中,也有“心疼幺儿”一说,因为大儿子可能是别人的,而幺儿(最小的儿子)一定是自己的。
到今天,他留人汉化非常严重,但仍然保留着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工艺,如歌舞文化、纺织技艺和他留服饰等。我想,如果谁有兴趣以他留人为蓝本拍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连续剧,那一定是非常好看。其中有战争的血风腥雨,有文化的激烈冲突,有爱情的甘美甜蜜,一定是很卖座,也一定有高收视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