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茶马古道上的丽江木王府传奇
时间尚早,先在古城木楼客栈订了一间房,离主街稍偏一点,房价90元,木楼板走在上面总会吱呀出声。
前天来到古城未进木王府,心中一直遗憾;当时看到王府的空中廊桥跨街而过,深墙内的建筑彩绘极是浓艳,梁构均仿照宫城式样,让人心生敬畏。这次刚从泸沽湖回到古城,我便独自一人去补足这一趟的闲逛了。
到得王府门前,已是下午5.20点,好在这高原时区偏西,阳光还好。府门前的街道上,迎面是一堵高耸的照壁,上面凸写着徐霞客到此一游对木府描述的鎏金字: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穿过忠义牌坊,就进得木府大门;这些都是极其的新,所建的年代应该没多长了。
门票70余元,进门又是一堵照壁挡住视线,前方摆设着一些怪兽托举铜鼓的造型,古意盎然,民俗浓郁,后言的王府大院已是半遮半掩。
绕过照壁,就是一个空旷广场,前方大殿就是议事厅,重檐歇山式,建在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显得金碧辉煌,颇有气势;这就是一方土司临朝议政之地,想来地方大事的决断都在这里进行了。两边为廊道,不时突显出数层亭楼,拱卫着王府的几进宫殿,一直延伸到后方的狮子山上,将气氛拱托得凝重庄严,却又反衬着浓郁热烈的色彩;但是,这些建筑的年代看上去都不久远,听说1996年地震时,属木王府损毁最严重,想来眼前所见应该都是后起建筑了,整体风格跟北京宫廷差不多。国人恢复古建,多会有所夸张,可惜已经见不到地震前王府的影像保留了,也许以前的建筑会更多一些地方特色。
议事厅中,还陈列着当年议事的陈列,跟其它藩镇官衙场景差不多,正中写着“砺精图治”的勉语,屋顶隐约显出龙的图案来。这议事厅位于前庭,后庭多为私家领地,无外人进入,规制就张扬了好些,逼近皇宫了。
后庭依次是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还有后花园和登山曲廊;万卷楼是土司的藏书楼,藏有古籍,还有众多土司诗集和名家书画,很多蒙文、藏文经典也得以保存,难能可贵。后方的护法殿应该跟藏传佛教有渊源了,同时也是土司家事议论地,在这里供奉着历代先祖,好像执行家法也在这里;光碧楼就是后花园的门楼,里面有品种繁多的名贵树木和花鸟鱼虫,这时候白玉兰正盛开,看去也是一种娴雅风度,更多开放的还有热闹的茶花;后方的玉音楼,就是土司歌舞宴乐之地了。
最后登山而上,曲曲弯弯的全是廊道,隔几步都会呈现出彩绘和吉言;上得半山,可来到木府最高处建筑——三清殿,木府因此而兼容了佛道之教;再往上的石阶就打止,到得木府后院墙;山顶可能还有些塔楼什么的,但已是木府之外的公共建筑了。
从三清殿旁道走过,殿前就有年轻道士老远打招呼说:仁兄,长得好面相,快进殿里来看看吧……这就让我与他们特别保持距离,到殿前拍照,他依旧把我当成人群中的有钱人,特意指点让我进殿参拜,我就只有竭力推脱;若进去了,让你进个香占个卦什么的,想来也不是一点钱可以打发了,现在社会浮躁,宗教场地也容易成为敛财场所。
整个木府占地共46亩,中轴线长369米,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整个座西朝东,遥望着远处南京的明王朝宫殿,且有“迎旭日而得木气”之意。虽然木府一反中原王城“居中为尊”的传统,其府第建到了这城南一隅,数百年默默盘踞于此,但也独得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后玄武前朱雀,也占据了好方位。
而木姓好像独此一家,该姓氏就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姓;朱皇帝本想赐以国姓,后又将“朱”字去掉一人,成为“木”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而,木姓可以说成是朱姓的衍生物了,与“和”姓一道,成为当地两大姓氏。
木府所在的大研古城,似乎没有封闭的围墙;传说在土司的心里,若加了围墙,“木”字就成了“困”字。因为王朝与藩属关系,土司在一个地方多就是土皇帝,“开门为天子,闭门为诸侯”;作为大西南一方高原的最高统治者,土司成了这一块土地上的事实主宰,而纳西文化也就在一方土司的治理下得以繁衍生息,发展成今天这模样,让我们远道而来,来到这异地王府叩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