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距丽江古城40公里,东与三川镇、程海镇毗连,南接涛源乡,西与鹤庆县隔金沙江相望,北邻大安乡,物产丰富,民风纯朴,尊文重教,是历史上17代世袭子氏土司的领地,也是茶马古道途经丽江的一条重要通道。
顺州坝四周环山,山高箐深。以乡政府驻地“闷水洞”为界,南边洲城石砾裸露,泥沙沉积,水源奇缺,故名曰“干坝子”;北面迪里、阳保两个行政村,土质疏松黝黑,土层下面有草煤、淤泥,猛击地面有强烈的地动感,故称“顺州草海”。就在这“草海”下面,深埋着许多大小不一、形似建房用的柱子的木桩,长约5-7米,直径0.20-0.35米,上面凿有榫头,表面光滑平整,有的榫头里面装有形似斧头的铜器。这些神秘的木桩,由于长年累月深埋于地下,被水浸泡并与空气相隔绝,大部分保存完好。有些木桩已露出土层,农民犁田耕作时稍有不慎,犁头尖就会被它触断。这些木桩到底是什么年代之物?用来做什么?当地村民并不了解,只是因它年代久远,就把它称为“万年桩”。
“万年桩”排列规则、整齐,桩间距离一般为3米左右,且多为“T”字形状排列。如果在某处发现一棵木桩,那么在相距3米处深挖1米左右,即可出现第二棵、第三棵。当地村民为方便耕作,经常三五结伴,带上钢绳、铁锹、撬杆等工具,把“万年桩”从地下拔起,当作柴火或引火物。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会去挖万年桩,挖出后劈碎晾干,加上松明做成火把,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用来过火把节。用“万年桩”做火把,在当地村民中非常普遍。经年累月,也不知有多少“万年桩”化作青烟。
根据“万年桩”的排列和在其周围挖掘出的铜块、瓦片来看,“万年桩”可能是由于土质松软、地壳下陷所致,或许是发生于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地而被埋入地下。也许,顺州坝从前曾是一个物阜民丰、繁华如锦的集镇?这仅仅是笔者的一种猜测和臆断,还希望专家学者前来考查判断。
神秘莫测的“万年桩”,也曾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200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田壮壮、云南大学教授木霁鸿在我和永胜学者简良开先生的带领下,到顺州镇考察茶马古道的相关情况,并实地察看了村民挖掘万年桩的过程。2008年,在文物普查过程中,永胜县文物管理人员取走了一些“万年桩”样本。2009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昆生等人,到永胜县调查了解战国古青铜器和永胜历史文物情况,也曾对“万年桩”和实心铜斧作过一些调查,并拍了照片。但至今,人们对顺州“万年桩”的种种疑问,并未得出一个充分的解答。(作者单位:永胜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