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祖先古羌族迁徙万里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东巴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从这里孕育发展 ……
这就是“丽江之源”玉湖村,距古城17公里,有“雪山第一村”之称。
8月4日,丽江读本读者俱乐部走读丽江“微博采访团”与传奇户外俱乐部一行走进玉湖古村,探寻丽江源头。
玉湖村是白沙乡距雪山最近的村子,号称“玉龙山下第一村”。全村约300户,均为纳西族。
丽江之源——“史前”玉湖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丽江坝子被玉龙雪山的融水淹没着,一片汪洋。
纳西族的祖先古羌族迁徙万里来到玉龙雪山下,从此定居下来。这就是玉湖村的最早起源。而后村民开凿岩槽,引洪水退去,逐渐沿着玉湖—白沙—束河—大研的迁移路线,形成今天丽江古城的格局。玉湖村既是丽江的水源,也是纳西民族之源、丽江文化之源。
土司时代的玉湖
玉湖村有史可载从木氏土司开始。木氏土司家族曾在玉湖村大兴土木,建避暑山庄夏宫、宗教建筑冰豪院和具坚寺、玉龙书院及养鹿场。如今这些景观大都遭到破坏不复存在,但遗址地留下的几棵参天古柏,在残阳夕照中傲然耸立,似乎向人述说着当年木氏土司的辉煌。
留在玉湖的纳西人替土司养鹿放牧,开挖“玉湖”。 天晴时,雪山倒影湖水,似置身仙境,周围大片草甸,野花开满山野,如诗如画,即使阴雨天气,在冰冷朦胧之中,也荡漾着静穆清贵的气流。人称“雪山十二景”之一。
清代的玉湖
清代“改土归流”后,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馝在岩壁上镌刻“玉柱擎天”四个大字,如今仍苍劲隽永。玉湖村的房屋墙体以当地盛产的白色石灰冰川蚀岩和卵石加夯土砌筑成。厚实的墙体,抵御着玉龙雪山的寒冷。墙体内的无数洞穴也收留着松鼠等生灵。
民国时期的玉湖
19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人、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来玉龙雪山采集植物标本,后因迷恋东巴文化留在玉湖长达27年,被誉为“纳西学之父”。洛克的到来,使玉湖成为丽江乃至当时中国最开放的村庄,丽江人第一次接触到飞机、西医、玻璃等西方文明。“香格里拉”正是洛克对玉龙雪山下玉湖村的描述。因为洛克著作在西方媒体上广为传播,慕名而来的西方游客如今还是络绎不绝。
洛克故居就位于玉湖村。来到村口,一个石头垒砌的矮墙上写着的“沿着洛克的足迹,走进香格里拉”,提醒着我们,离洛克越来越近了。
洛克故居在玉湖村中部,从贯连全村的那条大台石路向左拐进一条小巷便会见到一个院落,无论是从门外看还是身处院内,你都会感觉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院落,如果不是慕名而来,我们真的难以想象80多年前这里曾住着一个来自异邦的老外,而且一住就是20多年。院中有三栋两层房屋,和村里所有房屋一样墙体是石头堆砌而成,山墙没有了古城里纳西民居建筑上的“麻雀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石墙。院落南北两栋房屋里陈列着洛克拍摄的照片和使用过的物品。
现在的玉湖
至今玉湖村仍沿袭石头垒砌房屋的建筑习俗,这些低矮的石头建筑在雪山下默默见证着在没有水泥、砖头和钢筋时代的人类建筑。
据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玉湖村是“情死”的典型代表地,许多玉湖村情侣选择了“殉情”之路,去追逐梦想中的“玉龙第三国”,据说在那里可以实现完美的爱情。玉湖“帝溢居”客栈和掌柜说,现在还有不少外国人失恋了来到此地常住十天半月,治疗自己的情伤。更有人在此隐居,创作。
(和慧东 张勇 郭晨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