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这句符号化的经典台词伴随着很多人成长的历程,成为强盗的身份证。同样建立在修路基础的收费行为,与蒙面加大刀合作,是强盗、土匪的拦路抢劫,被历朝历代痛恨数千年;与大盖帽、收费站融为一体,就变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合法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方式,被全国人民赞扬和推崇了好长时间。今年国庆节在前往香格里拉的途中,面对国家和地方政府收取的接二连三的买路钱,毫不犹豫就交了,隐约还有“交费光荣,逃费可耻”的潜意识。当少见导致多怪的景区道路、农村道路收费来到面前,一群“青春同路人”都激动得面红耳赤。
快到依拉草原(即纳帕海)有一个岔路口,那里宁静的白塔下埋伏着一个令人愤愤不平的收费小组。向左的土路通往景区,每人40,有门票;向右也是土路,穿过村子(大约是依拉村)后可到214国道,每张车40的买路钱,没发票也没收费的许可或者通知一类的文书。对买路钱合理性的质疑被几声干笑化解,强行通过的行动被收费者手上的石头阻止。没想到旅游投诉电话一打,原本强硬的对方开始“有条件”软了下来--“你们过去不要钱,但不准从这条路回来。回来就要收费。”
比肾虚还害怕的是心虚,投诉电话最终打到县旅游局一位副局长手上,如果收费人知道谈话内容,可能更加嚣张。副局长回避收费合理性问题,转而说这里在修路,前面风景也不好,劝我们原路返回。紧接着,关于“去哪里是我们的自由”的观点和疑问又被避开后,我“如果旅游局不解决,呆会事情闹大后只有报警”的想法却马上得到对方的同意。
景区没有围墙,这条大约3公里的“收费土路”在景区边缘穿过村子,狭窄又坑洼不平的路况使车量的底盘“很受伤”,一辆车的前轮起泡、钢圈凹陷。穿过这条烂路,来到景区另一道门,好在已经过了上班时间,不然另一拨人跳出来收费又要剑拔弩张一番。还没高兴5分钟,另一个收费点的出现让人再次不解和傻眼。收费者从景区换成村子,几个戴口罩的女人在路中间放了障碍,10块钱一辆车。没有发票,没有说明,就一句话:“我们村修了路,要过就交钱,不过也没关系。”看着横在路中间的障碍,想着刚才的遭遇,一种交织着认命又无可奈何,咒骂又觉得相对“不贵”的打量,马上交钱过路。
经过这段两公里左右的沙石路来到214国道,一边通往维西,一边回到县城。来到原本修路,天黑后放行的村子到县城路段却让我们中了大奖--大路被挖断,小路被阻断,要么去同样修路的维西,要么原路返回。怪不得收费的人理直气壮,怪不得过路的当地人反倒劝我们说:我们本地人还不是要交买路钱!有地方交钱就不错了,有钱没地方交哪来的路可以走?现在交10块已经是“国庆优惠价”了,前几天是100块!带着满腔酸甜苦辣的复杂滋味,折腾半天回到县城,吃完饭已经快晚上12点。后来才知道这家名叫“土包子”的藏族饭馆的好处--第二天下午7点左右托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当地朋友找到老板娘,她爽快地归还了昨晚落在店里的包--里面有几千块现金和一些证件、银行卡。以此为分水领,在景区和村子遭遇的买路钱让人对香格里拉人的评价陷入冰点,拾金不昧的义举又让好与坏的判断变成概率问题。而这些事的发生,离香格里拉民族团结节才过去10多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