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州委书记张登亮在香格里拉县调研时强调,要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目标,尤其是如何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五年内倍增,是这次张登亮调研的重点。当天,在州委常委、香格里拉县委书记余胜祥,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郑艺等领导陪同下,张登亮先后到五境乡、上江乡、金江镇的机关、企业和基层党支部,看望慰问基层干部职工,实地了解各乡镇推进冬青稞等农业产业化进展情况。
张登亮在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各乡镇近年来经济社会及党建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迪庆40万人口,30万在农村,没有农村的跨越发展,就谈不上全州的跨越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迪庆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成为空谈。要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必须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依靠科技增效益、突出特色闯市场、推动发展上台阶的要求,把产业化作为农业的根本出路,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土地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张登亮指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在于用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必须首先搞好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思路清、任务明,措施得力可行。要进一步深化对州情、县情、乡(镇)情的认识,依托自然优势资源确立优势产品,围绕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形成优势经济。根据迪庆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等特点,要加快建设金沙江、澜沧江两江下游流域的冬青稞及优质烤烟种植区域优势产业带,两江上游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的酿酒葡萄种植区域优势产业带,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半山区以药材为主的区域优势产业带,高寒坝区及山区以马铃薯等为主的区域优势产业带。
张登亮强调,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第一生产车间”,必须把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区域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在基础上夯实。当前要在优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布局的基础上,强化生产基地的专业化,突出基地生产的骨干品种,形成鲜明特色;要进一步突出基地生产的规模化,发挥比较优势,抓住骨干品种,调整区域布局,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优势;要突出基地生产的科技化,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支撑,搞好良种及技术服务,带动基地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推行标准化,通过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要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加快土地向种植大户、种植能手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优质产品,强化品牌的宣传及扶持力度,加大品牌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注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壮大农业发展的实力。作为冬青稞和优质烤烟种植区域,要统筹考虑大小春生产之间的关系,做好两种农作物栽种节令的衔接工作。
张登亮指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期,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由行政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既要注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又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扶持、科技拉动与市场引导结合起来,学会用市场的办法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对农民的栽培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成果的能力,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作用意识、质量意识,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的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强化现有农技队伍的培训教育,强化科技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要理顺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经济的关系,建立起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紧密利益共同体,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张登亮强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农村发展稳定和民生各项工作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积极投身到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来,当好表率,做好示范,不断推进全州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
张登亮要求,当前正值年末岁首,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总结的同时,超前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提早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尽早落实生产计划,落实地块。
在调研中,张登亮还专程到金江镇新隆村泥石流灾民安置点,了解移民安置点和河道治理建设情况,要求相关部门要充分尊重灾民意愿,加快安置点建设,让灾民在春节前能搬进新居。他还鼓励灾民要树立信心,相信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尽早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香格里拉县政府及州农牧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