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发文抵制低俗闹婚”追踪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张锡禄教授,在大理地区从事了几十年的民族学田野调查。根据张锡禄的田野调查结果分析,大理民间结婚时候的闹婚行为,所有的节目都要围绕着性爱,通过各种幽默、风趣的语言、动作、行为,实际上是对新郎新娘的性启蒙教育。“过去的人,缺乏性爱教育。通过闹婚,暗示夫妻生活如何和谐。现在虽然接受性启蒙教育的途径多了,但闹婚的行为,仍然保存着部分的性启蒙教育功能。”
大理民间素有“闹房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根据大理的民间习俗,每对新人结婚的时候,新人的父母都要请经验丰富的人来闹婚。怎么闹都不为过火。闹得越彻底,这家人的运势就会越好。
“过去,极少有人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的。一对新人在结婚当天,往往还是第一次见面。闹房的过程,也是为了要让一对新人,通过肢体的接触,尽快地熟悉起来。”张锡禄说。“当然,从前的闹婚,不会像现在这种脱光衣服,只是通过一种幽默风趣的动作、语言,让人愉快,逗乐!”
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与开明,闹婚的性教育作用已慢慢淡化,更多的是对新人的祝福,而低俗闹婚,却让这种祝福变成了一种恶作剧。
“现在的一些低俗闹婚,是闹婚者滥用了新人父母所给的权力。他现在闹别人,结婚时别人又闹他,形成恶性循环。”张锡禄认为针对目前的这种闹婚状况,可由政府主导,开设一个专门的闹婚场所,有一套规范化的闹婚程序,由主持典礼的人,主持闹婚。首席记者 秦蒙琳(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