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桓指出,强调“决算”还将有利于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追减、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比如被公众和舆论普遍诟病的年底“突击花钱”现象。
专家指出,全国党代会五年一届,其报告必然经过字斟句酌、反复打磨,有着充分的来源和明确的指向。
预算法将政府花钱的各个环节,从制定计划到实施均纳入法定程序,因此又被称为“经济宪法”。今年6月,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短短一个月内,征集意见逾30万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二审稿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指出,此次修改最大的进步是确立了预算的完整性,明确各级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纳入预算,并应及时向社会公开预决算。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口径’,与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可谓一脉相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中国从2011年起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迈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据初步统计,去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500亿元原来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在预算决算的决策、实施过程中加强人大的作用,有助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对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有较大作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表示。
“人大管好政府‘钱袋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执行,”刘桓说,应当提高立法机关行使预算权的能力、加强管理,勇于行使否决权。(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王子辰 黄安琪 姚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