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11月20日文章,原题:奥巴马访陆上东盟 撬不动中国墙脚从17日至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展开对泰国、缅甸、柬埔寨三个东南亚国家的访问。这是奥巴马成功连任后的首次外访。在目前美国国内正因财政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舆论称美国已经“走到了财政悬崖边上”的时刻,奥巴马暂时放下繁忙国内政务,辗转连访东亚三国,其中释放的含义显然不一般。 奥氏此访有表层和深层两个动因。就前者而言,奥巴马出访三国的原因各不相同。访问柬埔寨主要是因为柬是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依托于东盟峰会的东亚峰会也由柬埔寨来承办。而美国今年是第二次参加东亚峰会,奥巴马以总统身份与会,顺便访问柬埔寨,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既然要访问柬埔寨,到泰国转转也是顺理成章。
缅甸之行才是奥氏此次访亚最受舆论关注的重点。这次访问明显有嘉奖缅甸的意思。它的背景是,近年来缅甸在政治上呈现出要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新气象。最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是,被囚禁多年的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不仅被获释,而且也重返缅甸政治舞台。今年9月昂山素季应邀访问美国,与奥巴马总统进行了会晤。美国认为这是它的对缅政策成功的表现。美缅关系也迅速升温,双方正式互派大使。缅甸总统吴登盛于9月份应邀访美,成为46年来首次访美的缅甸最高领导人。就在奥巴马这次出访亚洲前,美国宣布大幅放宽对缅甸货物的进口限制。可以说,双方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不过,上面只是奥巴马访亚的表层原因,此访还有深层原因。这个深层原因,就是美国基于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拉拢中国在东盟的亲密伙伴或者说是准盟友,以弱化中国在周边的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巴马此行难免给人以“撬中国墙脚”的感觉。
众所周知,泰缅柬三国与中国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三个国家是中国在东盟的亲密朋友、伙伴,甚至可以说准盟友。东盟十国中,与中国关系的深浅厚薄程度明显有异。大致说来,以柬泰缅为主的“陆上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比较亲近,双方的互信程度很高;以越南、菲律宾为代表的“海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复杂,加之有领土和海洋争端,对华疑虑较深。
正由于这方面的因素,泰缅柬是中国防止东盟被“海洋东盟”绑架的有力帮手。有一个事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在今年7月在柬埔寨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由于东道国的坚持,会议才没有通过菲律宾提议的南海问题联合声明。这也是东盟外长会议45年来首次没有通过联合声明。柬埔寨在关键时刻对中国的外交支持力度可见一斑。其他如泰国与缅甸也都能大体如是。饱受美国制裁与封锁之苦的缅甸,多年来一直受中国荫护,在政治与外交上受惠于中国非浅,其对中国的战略性依赖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的国家,无疑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一个薄弱,乃至具有消极意义的一环。曾在小布什时期任总统亚洲事务顾问的迈克尔·格林日前对美国媒体公开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泰缅柬是美国重返亚太大战略下的3个麻烦孩子。”
在此情况下,奥巴接连访问中国在东亚的三个亲密伙伴,从积极的方面说,是想拉近美国与三国的政治与外交关系,以强化其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薄弱环节;从消极方面说,是要把三国从“中国怀抱”中拉出来,正如泰国《曼谷邮报》指出的,“奥巴马到访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地区影响力。”
不过,不论美国如何苦心孤诣,由于地缘纽带、经济联系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陆上东盟”与中国的坚实关系是美国无法捍动的。这不仅因为中国的与邻外交务实成功,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对华关系对于三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性意义。
这不仅表现在经贸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最大贸易伙伴,而且与一个强大的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在三国的安全战略中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比如,在泰柬两国因为领土争端擦枪走火的时候,中国在调停双方争端中所能发挥的关键作用,就是是美国可望不可及的。
所以,正如俗话所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对于“陆上东盟”的综合性战略意义,是美国可望不可及的。正因为如此,不论美国如何拉拢相关国家,它都无法撬动中国在东南亚的外交墙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