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东山乡改变传统的靠山吃山,致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走向脱贫致富——
东山如何唱“山歌”
种苹果不成 种核桃给力
在一大片果实累累的核桃树林子里,稀稀疏疏地分布着几棵不死不活的苹果树,永胜县东山傈僳族彝族乡党委书记胡进学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以前脱离实际,盲目跟风的结果,也是靠山吃山不同吃法带来的不同结果。”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东山乡的干部群众就已经意识到了一个朴实的真理,那就是“靠山吃山”。但究竟该怎么个吃法,大家却一直在探索之中。
听说坐落在小凉山上的宁蒗彝族自治县,通过种植苹果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的新路,东山乡的干部群众激动了。于是,乡党委政府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傈僳族、彝族群众到宁蒗县“取经”,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回来后,大家甩开膀子大干了起来,一下子就在东山的山头上和箐沟边上种下了2000多亩苹果。看着一天天长大的苹果,等了一年又一年的傈僳族、彝族群众,最终等来的却是一场空欢喜——在东山不适宜种植苹果。辛辛苦苦培植的苹果产业失败了,怎么办?
“苹果不行,去找核桃”。此时,正值1998年天然林全面禁伐,树不能砍,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来源又断了,就连送娃娃读书都难了。就在这时,乡党委、乡政府从部分农户通过祖上传下来的核桃树增加收入的事件中得到启示:“祖上种了那么多核桃树,为什么我们不能传承祖业,去大力发展核桃呢?”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种植核桃的战役在东山乡打响了。到2007年,全乡核桃面积增加到3万亩。
在乡政府简陋的会议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张手工绘制的“东山乡生态产业示意图”。傈僳族乡长杨桂先指着图激动地说:“如今,这张手绘的图纸已经在我们东山乡变成了现实,全乡适宜种植核桃的地方,几乎都种上了核桃。”据介绍,到今年,东山乡累计种植核桃11.1万亩,人均拥有核桃面积14亩。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70%以上来自核桃。
种植苹果失败,是因为东山乡根本就不适合种植苹果,这是一个脱离实际盲目跟风的教训。从苹果到核桃,东山乡找到了一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新“吃”法。
把山当田耕 把树当菜种
种核桃的路子对头了,关键是怎么干?
记者在“东山乡生态产业示意图”上看到,哪座山头有几亩地,能种几棵核桃树都标得一清二楚;在东山乡的山头箐沟边,哪个地方种了几棵核桃都一目了然。东山村委会孟卡拉村民小组的王兆英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把山地当成田地一样耕种,把核桃树当成蔬菜一样培植,真是费了不少心血。
王兆英的丈夫罗绍生在东山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工作,也许是这个原因,王兆英一家的核桃种得特别好。她家今年卖核桃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在一旁介绍情况的罗绍生风趣地说:“我媳妇种核桃,收入比我的工资多出几倍。”
“只要认认真真伺候,核桃树就能结出更多的核桃。”东山村委会余子拉村民小组彝族农民海金林介绍,他们村里就有好几棵古老的核桃树焕发出新的生机,创造了一棵核桃树一年卖核桃收入3000多元的奇迹。
乡党委和乡政府始终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根据东山乡山多地广,立体气候、立体资源明显等优势,提出重点抓好以发展核桃、花椒、膏桐“三棵树”为主的生态产业的发展思路。乡里根据不同海拔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优化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走一村一品的科学发展路子。在全乡高海拔的牦牛坪村,重点发展以花椒为主的生态产业;中海拔的东山、向阳村,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生态产业;低海拔的河东、东江村,重点发展以膏桐为主的生态产业,并全力推广“林农结合、林药结合、林烟结合、林禽结合”发展模式。同时,充分依托林产业发展协会,克服“重种植轻管理”,通过举办种植、优枝嫁接、病虫害防治、中期施肥、农村经纪人等科技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生态产业种植管理能手。
东山乡的彝族、傈僳族群众,牢固树立“依山脱贫、靠林致富、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的思想,进一步激活爱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前期种植、中期管理和后期服务,使核桃种得好,卖得出,有效益,能致富。到目前,全乡已累计发展生态产业14万亩,人均种植面积17亩。如今在东山的山头上、箐沟边、房前屋后,处处都种上了“摇钱树”。
走不出大山 走得出贫困
路子对头加上苦干巧干实干,不出大山也能摆脱贫困。
东山乡是永胜县高寒特困少数民族乡,全乡辖牦牛坪、东山、向阳、河东、东江等5个村民委员会,42个村民小组,70个自然村。主要传统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农特产品主要有核桃、花椒、芸豆等。在13338亩耕地中,水田面积只有587亩。同时,东山乡作为永胜县最大的林区之一,又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辈子注定与大山有缘走不出大山了,但我们可以依托大山走出贫困。”这是向阳村委会黑格都村村民小组组长、核桃种植大户熊树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也是东山乡干部群众的共识。
说起熊树明,东山乡的机关干部称赞他是一个厚道、机敏的傈僳伙子;当地傈僳族、彝族群众称赞他是一个勤劳致富的带头人;商业老板则称赞他是一个诚实守信、善于经营的山村“小老板”。从小生长在贫困山区的熊树明,为改变贫困状况,曾经上山放过羊,外出打过工,但几经磨难,还是没有改变贫困。面对大山,他默默思考着如何把丰富的山地资源变成脱贫致富的经济来源?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2005年以来,熊树明全身心扑在打塘种核桃上。到去年,他一共种植核桃4235株、花椒523棵,年均收入8万多元。如今,熊树明一家盖上了青砖瓦房,购买了电视机、摩托车。
今年35岁的熊志华,家住东山村委会千旦河村民小组。他认为,对于山区农民来说,这辈子虽然没有办法彻彻底底走出大山,但希望在山、出路在山、效益在山,只要路子走对了,完全可以依托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他一心一意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村旁箐边、荒山坡上种植核桃、花椒。到现在,他已累计种植核桃6400棵约640亩,核桃收入从2007年的4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近3万元。
余子拉村是东山乡最为贫困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03户398人。以前,这里的傈僳族、彝族群众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生活,每年在几亩贫瘠的土地上经营着两筐玉米、一箩土豆。近几年来,村民们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走上了致富路。目前,该村已种植核桃14580亩,人均36.6亩。去年,该村仅生态产业一项收入就达105万元,占全村经济收入的95%以上,人均生态产业收入2638元。
(记者 李秀春 杨富东 文/图)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