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昆明火车站,刘洪强拖着行李寻找候车室。为了省钱他选择了硬座,搭乘的K472次列车至武昌需要行驶30小时。
9月5日,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教学区。“我要把这张照片带给妈妈看”,第一次在校门口留影的刘洪强很兴奋。
10月初,武汉理工大学大一新生刘洪强排队到校内银行取钱,他将700元生活费分成两份,600元装进钱包,100元装进裤袋中。
“钱包里的钱是一个月吃饭的花销,口袋里的是平时的零用钱,买点作业本、洗衣粉什么的。”经济上的拮据没有影响刘洪强享受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跑图书馆、听讲座,希望以优秀的学业成绩回馈那些资助他上大学的好心人们。
大理学子的千里上学路
在火车硬座车厢里等待整整三十个小时后,2013年9月4日,刘洪强终于抵达了湖北武汉。这是19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在武汉川流不息的火车站台上,刘洪强大口呼吸着江城湿润的空气,激动地说道:“终于可以去大学读书了。”
4个月前,当刘洪强走出2013年高考考场时,他内心最大的纠结和负担,并非考试成绩,而是学费。刘洪强来自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张家庄。与许多寒门学子一样,刘洪强背后是一个苦苦挣扎于贫困线上的家庭。“我妈妈身体不好,老爸又有点残疾。他们能把我养这么大,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刘洪强说。因为没有耕地,又无法外出打工,刘的父母只能靠收捡垃圾为生。
刘的母亲告诉记者,如果高中不是读的“宏志班”,刘洪强早就辍学外出打工了。
尽管获得了难得的求学机会,但整个高中时代,家境的贫寒像紧箍咒一般困扰着刘洪强。“每天都要控制自己的花销,一天不能超过10块钱。”刘洪强告诉记者,为了不超出预算,他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餐荤菜。唯一的一次例外发生在高三这年,刘洪强一个人跑到附近的超市,花29元买了半只烧鸡。“实在忍不住,太饿了,想吃肉。”
贫困的生活让刘洪强迫切希望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回云南找个好工作,让我父母过上好日子。”2013年高考,刘洪强没有辜负这个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唯一期望,成功考取了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但尚未来得及喜悦,新的燃眉之急就已出现——刘家根本无力承担四年大学的学杂费用。
网友善举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刘家对大学学费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将刘洪强的困境写成文字,并发布在互联网上。
阿卓志鸿是来自四川凉山地区的一名商人,2013年8月,他通过网络获悉了刘洪强的困境,随即决定资助刘大学四年的学费。“我不觉得捐助他(刘洪强)是多么了不起的善举,我就是希望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帮助他改变命运。”
刘洪强对这些来自网络的关注感到惊讶:“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有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愿意无偿地来帮助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完成学业。”同样对民间善举感到惊讶的还有刘洪强的母亲,这个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农村母亲将收到的每一笔捐助记在本子上,当有微博网友向刘洪强发来捐助后,刘的母亲反复询问“微博”两个字的意思。
除了来自民间的捐助外,传统的政府捐助方式仍然在发挥作用。2013年8月8日,大理州宾川县地税局工作人员来到力角镇张家庄刘家,将5000元爱心款交给刘洪强。此后,当地县慈善会又举行了贫困大学生助学资金发放仪式,为16名贫特困学子每人发放2000元助学金。
得益于来自政府和民间的关心支持,刘洪强终于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大学求学路。
刘洪强也期待着能够获得大学生相应的助学贷款,但入学一个月来,他仍然没有顺利申请到补贴。
刘洪强是幸运的,但他的幸运并不能遮掩所有寒门学子的艰难和不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宏彬表示:“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大学生的贫困率达到28%,而农村大学生的贫困率更是高达32%。助学金对贫困学生的覆盖率只有47%,即有超过一半的贫困学生得不到助学金。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一环。我们有必要重新规划对大学生求学的资助制度、发展健全配套的金融制度和学生贷款项目,以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