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杂志编辑在新浪发微博称,已故德国生态学家马悠在西双版纳再造的雨林遭焚毁。西双版纳州林业部门表示系村民烧荒所致,而马悠的妻子则不认可这种说法。 19日,记者一行前往现场踏勘,勐海县森林防火办负责人称:3年以下的幼苗存活希望渺茫,至于火灾原因,森林公安已介入调查。而过火区域是再造雨林,还是有机茶园,各方仍存有争议。
现场 吊脚楼烧得只剩桩桩
西双版纳天籽生物多样性开发中心(简称天籽中心)拥有的林区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它的准确名字是:天籽老班章生物多样性茶园保护区。进入林区,一片片都是过火的土地,小树、藤本植物,甚至是大树的根部树皮都被烧焦了,两间新建的吊脚楼被烧得只剩几根桩子。中心员工阿海说,2月28日早9时,他接到保护区内拉祜村民的电话,称寨子附近发现火情,他当即请求村民救火。高温天气和持续强风,火舌达到十余米,扑火村民无法靠近,火势渐渐向保护区内的天籽中心基地蔓延。当时,段老班章村组织了60多人在天籽保护区南部区域救火,扑救行动一直持续到夜里12点。李旻果认为,保护区遭遇火灾,有村民随意用火的原因,也有林业部门计划烧除跑火的原因。
究责 当务之急是找到责任人
勐海县森林防火办负责人郑百胜对天籽中心提供的几张照片进行了辨认。这些照片是中心员工2月28日从山上往下撤时拍到的。当时十多人在路边观察火情,其中一人还在点火,经询问,这些人称他们是在执行计划烧除任务,其中一人还说“火烧开了牛好走路”。
郑百胜确认其中一名叫岩恩龙(音)的人,的确是勐混林业站的护林员。但他称,这不能说明天籽保护区的火,就是勐混林业站放的,或者是勐混林业站执行计划烧除时跑火所致,“2月底,我们的确在布朗山实施过计划烧除,但可以确定,天籽保护区不在计划烧除范围,我们实行计划烧除的林地,距离天籽保护区尚有两三公里远。”
对于天籽保护区遭火灾造成严重损失,郑百胜表示认可,他说:“3年以下新种的树苗,基本上过火就死了。3米以上的树,若林下可燃物不是特别厚实,过火后存活希望较大。”
郑百胜称,天籽保护区遭火灾后未能及时报案,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期间还下了几天雨,调查起来会比较困难,“我们也是看到网上的消息后才知道这个事,上级机关很重视,现在森林公安已经立案并介入调查,我们也在积极了解此事,目前正处于走访群众阶段。”至于赔偿问题,他认为应该先根据栽种的证据和现场的勘察核定损失,再找责任人索赔。
争论 是古茶园还是再造雨林
天籽保护区是因“德国科学家再造雨林遭焚毁”而受关注的,但有人也对其是否是再造雨林表示怀疑。
郑百胜认为,天籽保护区就是班章村委会老班章村民小组的一块轮歇地,2007年,该村与天籽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该地块以股份形式交给天籽中心开发生物多样性有机茶园。天籽保护区内目前主要有栎类、红木荷和水冬瓜等树种,都是些常见树种,一些兰花,也不算珍稀品种,“或许马悠博士他们的确在那搞了些试验,但现在就说是再造雨林,还是说的有点大了。”
李旻果说,天籽保护区是茶园还是再造雨林,并不冲突,因为古茶园的生存环境,其实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他们已在保护区做了一些尝试,比如种植滇南红厚壳等多种濒危树种,启动兰科植物保护项目等,目的就是利用德国“生态恢复——热带山地雨林再造技术”,将布朗山的牛山、火烧山、轮歇地,逐步恢复成拥有良好生物多样性系统的山地热带森林。她希望天籽中心再造雨林的努力,能得到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理解,不要因为短期无法看到显著的成果,就把保护区当荒山再一次烧了。深受烧山之苦的她还建议说:“计划烧除是一项利弊并存、风险较大的技术,它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因素,会破坏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还会因天气、风力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跑火情形,应该谨慎进行。”此外,她还认为烧山养牛的生态成本太高,对布朗山地区的森林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应该禁止。(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