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当地供电公司的电工在重灾区允冒村为临时安置点的受灾村民安装供电设施。
云南盈江“3·10”地震已经过去10天,灾区各族群众在社会各界援助下,全面展开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整个震区充满生机。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3月20日,旧城镇上广朗村村民在田里抢收土豆。
云南盈江“3·10”地震已经过去10天,灾区各族群众在社会各界援助下,全面展开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整个震区充满生机。 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新华网云南频道3月21日电(记者颜牛、李萌、刘娟、吉哲鹏) 十天前,地震使盈江大地满目疮痍。地震震垮了从县城到乡村的许多房屋,却震不倒30万盈江人不屈的精神。
十天过去了,盈江人从瓦砾堆上爬起,掸掸身上的尘土,走出地震留下的阴霾,恢复农业生产,回归正常生活,着手重建家园。
这个时候,尽管地震仍让盈江人心有余悸,但劫后余生让他们更加懂得“活着,才是最好的”,“只要活着,什么都可以重来”。
他们站在废墟上,向往新生,用双手再建美丽富饶新盈江……
恢复生产,确保丰收
在盈江县城外不远的一条公路两旁,旧城镇上广朗村村民刀保祥和村里的乡亲们正在田里抢收被当地人称为“洋芋”的马铃薯。
十多亩的洋芋地里,二十多个村民依次排开,挥舞着锄头,把洋芋从土里一点一点刨出来、拣起,整齐地堆放在一旁的空地上。
前来帮忙收洋芋的刀承友告诉记者,地震中村里不少房子都开裂了。灾难让村民们更加团结了,从震后第二天开始,大家伙就一起商量着要努力恢复生产,全村劳力都统一安排下地干活时间,抢在下雨之前把全村洋芋都挖出来,一家都不耽误;在生活上也相互照顾,做饭吃饭、清理危房都一起互相帮忙。
看到刚刚挖起的洋芋,刀保祥脸上露出了喜悦:“多亏了乡亲们的帮忙,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比去年好,而且今年洋芋价格很稳定,可以卖个好价钱。我准备抓紧时间把洋芋卖了,挣了钱修房子。”
在盈江的各个村寨,灾情趋于平稳后,村民们恢复生产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记者在弄璋镇贺哈村看到,正午时分,村里妇女们成群结队地从甘蔗地里背着刚砍下甘蔗回到村里。村民们告诉记者,等村里把甘蔗砍下来,糖厂就会马上过来收甘蔗,今年虽然遭了地震,但地里没什么损失,跟往年差不多。
记者在盈江的几家制糖厂采访了解到,各糖厂正积极组织工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糖厂没有受损的机器正开足马力生产,避免给蔗农造成损失。
平原糖厂由于生产车间损毁严重,已将1000多吨未榨甘蔗运往临近的弄璋、盏西糖厂,所属蔗区约10万吨待收甘蔗也将被调往这两家糖厂。弄璋糖厂生产副厂长刘克武告诉记者,目前工厂开足最大马力,每天压榨甘蔗4750吨,尽最大能力确保所有蔗农甘蔗的压榨。
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紧邻盈江大堤的弄璋镇允冒村,地震后的房屋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未倒的几堵墙成为往来过路的村民的威胁。记者看到38岁的村民寸小六时,他正在破损的屋顶上撬起瓦楞,屋檐下12岁和13岁大的两个儿子一个在长梯上,一个在屋檐下给他打下手,接过瓦楞整齐地摆放在墙角。
“这些木头到时候重新盖房子的时候还可以用的。”寸小六对记者介绍道,而在寸家的院子里,还有十几根粗壮的竹子叠在一起,“哦,那些竹子是准备用来建搭简易房的。等明天解放军过来把我家的这堵墙推倒收拾干净后,我就准备在这片空地上盖简易房了。”寸小六指着已经坍塌的房子说着,虽然盖起的新房仍是简易房,但他依然充满期待。
离允冒村不远的贺哈村,进村道路上的一派热闹景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七八个壮汉每个人都背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向村子里走去,最后将它们摆放在村口的这片空地上。在这片地上,树立着两短一长许多组这样的竹竿,远处电焊冒出的火光像被点燃的焰火。村民们三五人分成了许多组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村长蔡文东的介绍让记者了解到一个大型工程正在铺开:“你看,我们的村民们正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搭简易房。”他指着眼前的空地描绘着:“你看这8亩地,5天以后将要盖出1600多平米的简易房,一共有90多间呢!那边还有一个140多平米的村民活动中心,建好以后,村里的400多人就再也不用住帐篷了,都可以住在这里,而且还有了活动场地。”
“之前我们村就已经分好了组分工负责,你看我们就是专门负责砍竹竿、削竹尖,把竹竿插在地上。”正在砍竹竿的村民岳小板擦了一把汗,对记者说,“想想5天以后就能住上新房子,大家都不知道有多高兴了,干起活来特别卖力。本来说好只要男人来干活的,现在全村的人都过来帮忙了,大家都希望早点把新房子建好。”
抚平创伤,笑对未来
今天是周末。在大盈江广场安置点的一角,9岁的盈江一小学生周燕妮正和同学一起把地上的塑料瓶收到垃圾袋里,还用稚嫩的声音告诉周围的人们要注意环境卫生。
她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家里的墙壁裂开,水杯被震落在地上,当时特别害怕,马上和父母逃出家去了”。被安排在帐篷里住下后,她的情绪也慢慢稳定下来,特别是家人和同学们都没有事,这让她倍感安慰。震后第二天,她就和几名同学开始聚在一起做志愿者。“这些天我们就约到一起来帮忙清理垃圾,做些小事。几天下来,我们认识了好多好多朋友,大家一起干活特别开心”,周燕妮说。
不远处,10多名小学生在一名成年环保志愿者的带领下做环保。看到记者前来采访,小朋友叽叽喳喳地闹了起来,还有几名小孩害羞地跑开。
震后的年轻一代,已经慢慢恢复了天真烂漫。而经历了灾难的成年人们,也更加珍视“活着”一词的意义。
平原镇拉勐寨的傣族妇女冯桑石感触颇深:“虽然有乡亲受了重伤,但幸运的是,大家都活着,我们可以一起重建家园。”
盈江县玉锦公司是此次地震中人员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的企业,地震共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公司仓管员许家顺当时仅与遇难人员被埋地相隔两步。他没想到这两步,竟然成为了生死线。“我还会继续在公司干下去,也会更加热爱生命,毕竟,这是一次重生。” 作为地震中幸存者,他更能体会生命的可贵,他说,“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活着,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