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迪庆3月25日电(杨亚伦、刘云、胡远航)崭新的被子、被褥、被单、枕头、牙膏、牙刷、口缸、饭碗、校服、教科书,摆在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纳赤塘小学九岁藏族学生昂翁品登的面前,免费住进宽敞飘亮的校舍,每月还发给160元生活费,这是祖祖辈辈当农民的家长旺堆做梦也没想到的好事。 然而,这并不是旺堆一家的事。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自去年以来,有5.7万中小学生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每年由政府补助生活费小学生1600元,中学生1700元。并给每位农村学生购买平安保险。朴实的旺堆说:“这就像是给学生发工资。”
这样的好事,其实得益于“藏区吉祥三宝”之一的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和集中办学的教育改革。
过去,迪庆州属国家级贫困地区,财政困难,教育投资不足。农村孩子实行就近入学,一时村村办校,处处开花,大量简陋的“一村一校”、“一师一校”,遍布雪域高原,同时聘请许多只有中小学文化民办老师,办学成本高,仅有的一点钱撒了“胡椒面”,却换来教育质量的低下,老百姓不愿孩子上学,学生不想上学的局面。农村学生每年递减1600人,减幅达百分之二十,有的校点连续两年招不到学生,成为“空校”。
近年来,随着迪庆经济快速发展,重教有了坚强的实力。2010年1月,州政府出台了教育改革集中办学的“一号文件”。成立了州委书记为组长,州长为副组长,九个州级领导组成的教育改革领导小组。
“领导空前、重视空前、投入空前、建设速度空前,历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列入一号文件。” 州教改办李恭说。迪庆藏区的发展,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其他方面忍一点,慢一点,一切为藏区孩子上学让路。迪庆州率先在全国进 行集中办学的教育大改革。“教育公平、城乡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上的起学。”成了云南迪庆的一号主题。
2010年,迪庆州将全州962所中小学整合为300所,“州管高中,县管初中,乡管小学”,高中新校建设一年投资就达5.9亿,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准备三年投资22亿用于教育。“州政府拿出砸锅卖铁的决心了”李恭有些激动的说。
建塘镇的藏族牧民旺堆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政府全包,对我们上学孩子包吃、包住、包学,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过,我是一百个放心,可以安心去生产了。”
3月24日,记者走进竣工不久的香格里拉中学。这是云南藏区第一所达到国家标准化的中学,也是“州办高中”的成功尝试。面对着化学生物试验室、电教室、图书室、医务室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大楼,藏族校长赵建华自豪地说:“全校960名学生,来自迪庆每一个山头,每一个村镇,80多个老师里,有40多个是面向全国13个省招来的,硕士研究生就有10名。这在迪庆历史上是第一次。”
看着整洁的学生宿舍、二十四小时开水供应、小桥流水绿茵校园、宽敞的学生食堂和走廊墙上指导老师的一条条鼓舞人心的寄语,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一所位于海拔3300米高寒山区,由藏、汉、纳西、傈僳、彝、白、普米、回族八种民族师生组成的和谐校园。
刚刚下了一场大雪,石卡雪山下,香格里拉中学响起动听的藏族音乐,课间操场上,近千名学生欢快跳起藏舞了起来,个个脸上绽放着强烈紫外线留下的高原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