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下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国务院文件运转流程提出明确时限要求。一般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拟发文件,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印发,同时原则上在印发当日即在网站公开。
4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严斥“处长把关”延误政策出台,紧接下来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即对文件运转流程提出“新规”,要求不再让政策在各部门“打转”、“画圈”。
文件流程 (资料图)
未按时限会签,视为同意
“中央研究了一年多,拿出政策,结果各种手续再走上一年,这不是闹笑话吗?”4月15日,在每周三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严厉斥责一些部委和地方文件“卡”在处长“把关”上,运转流程繁冗、拖沓。紧接着的4月21日,李克强为这一“顽疾”开出“处方”,对文件运转流程提出硬性要求。
“千万不能让老百姓听到‘一声靴子响’,觉得自己要受惠了,结果等了半天,迟迟听不到‘第二只靴子落下来,感受不到政策落地!’”李克强在4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上表示。
国务院办公厅今日下发的通知指出,目前一些部门存在会签时间过长,文件修改、审核、报批环节工作效率低,对文件是否落实到位缺乏经常性督促检查等问题。
通知要求,对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无论是拟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名义印发,还是拟以部门名义印发或联合印发的,都须在会议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
对拟印发文件,只需作文字修改的,部门间会签须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会签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会签部门未按时限会签的,视为无不同意见。文件牵头起草部门须在会议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按程序将修改、会签的文件报国务院,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6个工作日内会签上报。印发当日要在网上公开
通知还要求,以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可以公开的文件,原则上要于印发当日在中国政府网公开;以部门名义印发或联合印发的,可以公开的文件,原则上也要在印发当日在有关政府网站公开。
过去,一份文件印发后,尽管可能早已下发直属机关、省市地方,但往往要在1周甚至1个月后,才挂到网上进行公开。
文件印发当日即在网上公开,也确保了老百姓能第一时间获知政策动向。“这对政府信息公开是一个新的考验,以后就不存在先下发,后公开的问题”。
通知称,文件印发后,各部门要对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及时跟踪督查,抓紧推动落实到位。国务院办公厅将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
观察:首次严格明确文件运转时限 国务院“自我革命”
以往,尽管一项政策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但由于一些部门会签时间长,甚至相互之间存在推诿、扯皮等现象,拖延1-2个月后再印发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前部门之间发文,会签是导致时间延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现在要求部门间的修改、会签要在2-3个工作日内完成,“时间上卡得很紧,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国务院部门运转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据透露,这也是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以发文形式,正式明确规定文件运转流程的时限。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提出,“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并大力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这次严格明确时限,也是政府“自我革命”的一部分。这相当于对自己念“紧箍咒”、“自我加压”,“如果文件不能按照时限出台,‘板子就要打自己’”,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司局负责人坦言。
一项政策能不能及时落地,首先是文件能否及时出台,而确保政策及时出台的关键,是促进改革落实。“希望改革能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受惠,确保国务院的重大部署能发挥实效。”
有意思的是,今日国办出台的这一通知,距离4月2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只有6个工作日。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这份通知的起草征求了87个部门意见,并且是在一天之内完成。文件的修改意见,经过了国务院领导同志、 副秘书长的全部参与,各司局和有关部门亦参与其中。
这样严格的时限要求,会否影响政策出台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这个通知出台本身,对我们自身也是流程再造,文件起草、审核、征求意见、校对、印制等工作,都在保证程序不变的前提下提前进行”。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时间压缩,但政策出台的程序要求一个都没有减少,因此不会影响文件出台的严谨性。同时,国务院办公厅也会通过督查及时跟踪,保证政策执行、落实。“以前出台文件,可能宣传口号的东西不少,以后可能大家看到的文件会变短,但拿出来的都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