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月至,民间节日端午也随之到来。据说在中国众多民族中,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29个民族都过端午节,但不同地区风俗各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尽管端午节有祭诗人屈原、祭伍子胥、纪念勾践或孝女曹娥等不同“地区版本”,但实际上它只不过是酷暑来临之前的一次全民性避瘟驱毒、防疫祛病民间活动。
我的老家巴塘处在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交界处,虽说是纯藏区,很早以前就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在老家我们称端午节为“伍艳端艳”,大概是五月端阳的变音吧。当地人认定这一天百草皆为药,于是一大早就去采集各种野草带回家熬汤,用草汤擦拭身体。用红纸将艾草和当归的根部包好再用红毛线捆扎挂在大门一侧,以此来辟邪。这些习俗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也谈不上什么特色,但在这一天的饮食上巴塘人独树一帜,推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面食——“珍茹”(大包子)。
巴塘海拔偏低、气候适宜,加之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小麦是主要农作物。本地人也钟情于面食,家庭主妇们人人都可以做出花样不同的各种面食,而主要以冒面和“珍茹”闻名。
“伍艳端艳”这天,家家做“珍茹”已是巴塘传承千年的风俗,就算是搬迁到别处的人家也一定会将这些饮食习惯保留下来。
“珍茹”按进食的人数而定包子的大小,有多少人共同进餐,就下足够的面粉,做成一个大包子,管叫大家吃饱。在节日,或者是同学、朋友、亲人相聚,就做一餐“珍茹”。吃“珍茹”时,进餐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把冒着腾腾热气、喷着浓浓香味的“团结包子”摆在桌子中央,然后每人面前放上一个小碟子,碟子里盛上蘸水。除此之外,还要打出一壶浓酽的酥油茶。“珍茹”的馅儿可以是牛肉、猪肉,也可以用米粉、玉米粉、土豆块等。因此可以佐酒,可以下饭,可以作为家常便饭,也可以作为迎接亲朋的佳肴。“珍茹”既是菜又是主食,因此巴塘人在外出郊游“打平伙”时“珍茹”便毫无争议地成为首选食物,彰显它的独特魅力:制作简便、老幼皆宜、饭菜同熟、清香、怡人、可口。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从什么时候起,为这种巴塘独有的大包子取了个很政治化的名——“团结包子”。并说是当年十八军进藏时当地青年为慰劳部队官兵,特意做包子送给部队。但由于部队人数太多,做一般的小包子太费时,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包子做成蒸笼大小,蒸笼有多大包子也有多大,一个包子足够10个人左右(部队的班建制)来分享,由于体现了汉藏军民的团结就把这中大包子叫做“团结包子”。固然这个说法很具有一些“现实意义”,也符合当前的“大气候”,但是我觉得一些民俗的东西让他永保原样是最好的,我们现在不是也正提倡着“原生态”吗?况且,就这个问题我特意问过很多当地老人和一些当年参加十八军现在已经离休的巴塘籍老战士,但谁也没有“团结包子”这么一说。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全家从老家搬到云南的香格里拉已经十多年了。明天,我们依旧会按照老家的习俗过“伍艳端艳”吃“珍茹”。
美食推介 “珍茹”的做法
原料(以五口之家一顿食用为计):面粉1公斤、玉米面(也可以用袋装的蒸肉粉替代)250克、牛肉或五花猪肉750克、土豆750克(小白菜亦可)、葱、姜少许、香油、味精、酱油、精盐适量。
1、面粉发酵、玉米面炒黄备用。肉和土豆切成大小一致的块或丁。肉、土豆、 玉米面(可以用袋装的蒸肉粉替代)及各种调料拌和好。
2、将发面淤成大于笼屉面积一倍的圆形,在笼屉中央放一个直径约五六厘米的 杯子。将淤成的面平整的放在中央杯子突出处,面片上放拌好的馅,在杯子 突出处,荆一个小洞,使蒸时便于通气,将四周多余的面片按笼屉大小折捏 一 起,成了个中间有孔的大面饼。
3、上火蒸30一40分钟即熟,吃时将大蒸包随意切成块。
图文:琼卡尔•扎西邓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