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位于大理西部郊区,风光旖旎,四季景色迷人,是大理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众多景点相间配置成趣,溶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为一炉,是个综合性的旅游景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9℃,是旅游休闲的极佳去处。
洱源古名“浪穹”,据史书记载,洱源地区从西汉至南北朝均为叶榆县地,唐麟德元年(664年)正式设治,宋属大理,也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大理国的辖地。直到1912年,邓川州改置为邓川县,浪穹县才更名为洱源县,是取洱海发源地之意。
洱源素有温泉之乡美称,县城玉湖镇被誉为“热水城”, 城中温泉遍布,热水沿街渠纵流,冬春热气缭绕,婉若仙都美景,令人神往。有诗赞道:“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迷雾似仙乡”。众多温泉中,流量最大的是篁宫温泉,它坐落在文庙前,出水量大,温度高,已被建成游泳池和高档次的双层浴室。池中一年四季温水长流,清亮见底,到此挑水、沐浴溶自的人四时不绝在苍洱风光中。
洱海源头镶嵌在洱源北三公里的坝子中,是一个不大的高原淡水湖,面积1.2万亩,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茈碧湖”。茈碧湖三面环山,一扇洞开,呈菱形状,地虽不广,天格外蓝,山虽不高,亦多情态,湖自纤巧,亦显波澜。这里群山环抱,溪河交错,田园如织,村落相间。气候冬暖夏凉,宜人无比。湖周冬来红梅吐艳,夏日绿柳婆娑,常年竹木葱郁,群芳争妍,碧草如茵。湖水绿波漪澜,鱼跃水冒,海鸟群集,山色倒映。湖中生有世界珍稀名贵花卉茈碧花,成簇成片,洁白无瑕,清香四溢。据称,世界上只有日本、北京颐和园与茈碧湖有此名花。水花树是茈碧湖又一奇景,那一簇簇、一串串透明晶亮从水底不断往上涌出的水珠,形成一株株挂满珍珠的宝树,璀璨剔透,银光耀眼,如虹霓,若彩云,变幻莫测,绚丽多姿,五彩夺目,令人目不暇接,堪称茈碧湖一绝。洱源西湖风景名胜区由西湖、江尾、罗平山三个片区和螺蛳江游览线(三片一线)组成,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西湖湖面约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6米,最深12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湖中有六村(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一岛,构成村内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村湖画景。明代杨升庵、李元阳、杨南金等一代名士,曾多次泛湖唱和。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徐霞客泛舟西湖,也被西湖的山光水色和荷花渔村所陶醉,欣然在其游记中赞道:“悠悠有江南风景,而外有四山环翠,觉西子湖又反出其下也”。清代邓川举人杨承淳游经此处时,也赋诗赞云:“湖光荡漾几回纹,渔父歌声闹水滨,信口舢敲湘汉句,断肠弄笛雁鸿云。三三对白烟蓑合,两两归帆获岸分,最趁夕阳含缺处,前村沽酒带余醺。” 若乘船沿螺蛳江南下至江尾入洱海,可见沿岸风景如画,江尾与双廊对映,西湖与洱海相通,似苍洱风光之秀,赛西湖洞庭之美。环山倒映,岛舍相依,碧水翠苇,鱼跃禽飞,四季宜游,乐尔忘归。洱源西湖现为省级自然风景区,四时游人不绝。
洱源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白族为主的先民在吸收汉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诸如被誉为白族舞蹈的“活化石” 的西山“里格歌”,以及撒落在民间的民歌、白族调、故事传说、婚丧嫁娶的喜庆祭祀礼仪。高亢的白族唢呐,豪放粗犷的耍狮、耍龙,传统“霸王鞭”、“三道茶”把白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著名的“三雕一炖”(雕梅、雕李、雕杏、炖梅),是享誉国内外的名优土特产品,也只有在这苍山洱海之间才能培育。
人间奇景鸟吊山,十里荷香醉东湖,云烟氤氲九气台,寻幽探奇清源洞,澄潭碧树海西海……这许多的人间奇景,只要你到了洱源就都可以揽于眼中了。若能泛舟湖上、把茶临风,那其中的惬意和快感,实在是难于用语言来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