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地域宽阔,森林草地较多,为野生疏果的生长、繁衍提供了条件。五十年代,德宏森林覆盖率为45%。1958年大跃进和十年动乱期间,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到60年代末,全州森林资源调查覆盖率降到33.4%。到1974年,经云南省林业勘测五大队森林资源调查,全州土地总面积中,林业用地占77.6%;在林业用地中,林地面积占28.3%,灌木林地面积占29.4%。全州有各类草场1088.7万亩。在这些林地、草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野生菜、果,供人们采食利用。
德宏是以傣族、景颇族为主,兼有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的自治州,长期以来,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野生蔬菜是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傣族、景颇族来说,所采食的各类大多相同,只是在食用方式上有所区别。不少野生蔬果与药用植物同源。在缺医少药的时代,当地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主要依靠野生植物。日常食用的许多果、菜又都是医食同源的植物。他们以不同时节可供采食的野菜、野果适时利用,既当果品、菜食,又起到了天然药物强身健体的作用。
德宏的野菜特别多。有酸苔菜、木瓜、水香菜、水芹菜、象尾菜、野巴樵心、鱼腥菜、香姜心、马蹄菜、苦子果、帕哈(傣名)、野花椒、帕贡菜(傣名)、茶叶菜(傣名)、白花、潘海花(尖)(傣名)、树豌豆尖、刺五加、梁王茶、吉龙草、凉粉草、野香草、龙葵、刺天茄、水蕨菜、鱼眼草、菜蕨、辣椒瓜、水青苔等等……野菜数不胜数,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野菜生长在水边、森林中,没有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菜,它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工栽培的疏菜,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傣族吃野菜要么生吃,要么煮吃。任何野菜都可以蘸一下“楠蘸”吃。
傣族、景颇族喜食的几种野生苦味菜。在苦味菜中,人们熟悉、常可品尝的多只是葫芦科的苦瓜。居住在德宏州的傣族、景颇族,除食用苦瓜外,还青睐野生的龙葵、红茄、野茄、水茄、刺天茄、旋花茄和南山藤等苦味菜。
龙葵、红茄、野茄、水茄、刺天茄、旋花茄、南山藤,傣语名依次为:葩讲、麻香弄、麻香、麻香展、葩利、葩嘿秀;景颇语依次为:安涛、格株格八、格珠、格珠卡、格珠格即、朋姑都、芽节。以上茄果几乎全年开花结果,常年均可取食,尤以4—11月应市较多。长期以来,人们在实践中,积累、形成了对这些菜食的传统烹调方法。龙葵,可佐蕃茄煮汤,或烧后佐蕃茄加蒜泥、辣椒、食盐凉拌。旋花茄,以鲜嫩尖叶或烧后的鲜嫩尖叶佐酸腌菜、蒜泥、辣椒、食盐拌食。南山藤,只作汤菜煮食。红茄、野茄、水茄、刺天茄,一是佐酸笋煮汤,或是先氽、或是烫火灰中捂熟,然后置入用竹木做成的舂筒中加蒜、辣椒、盐舂捣细碎,成为“舂菜”。如此烹制的这些菜肴,入口微苦又余甘甜,具有不浅尝辄止的食欲感,不但别具风味,还具有药疗作用。科学家认为,“五味”中的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
德宏州地处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的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0℃,夏季持续高温的时间长。在炎热的天时,人体脾胃功能较差,食欲不振,吃苦味食品能恢复脾胃功能,增进食欲。苦味入心,可泄降心火。科学研究发现,苦味食品多含氨基酸、维生素、生物咸、苦味质、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热袪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