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对成都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我对成都却情有独钟。
说起昔日的成都,人们往往回联想到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凤求凰的相如文君,武候祠里的刘备,望江亭头的薛涛,“蜀江水碧蜀山青,君王朝朝暮暮情”的唐明皇。谈起今天的成都,则常用“盆地意识”“盆地经济”,“盆地文化”概之,其中或多或少有些鄙夷。理由很简单:这里缺乏北京南京的帝王之气,巍峨之仪;又无苏州杭州的园林之幽,水路之曲;更无上海广州的珠光宝气,洋化之派。没有高耸的城门,也没有了作为古战场的荣耀,虽有一条绕城而过的府南河,以及与诗圣沾了边的皖花溪,可比起十里秦淮河,八百里洞庭湖,却又显得寒伧浅陋了,虽有一座青城“天下幽”,可是起三山五岳却又显得小巫见大巫。所以成都注定成不了历史名城,也成不了中国的“硅谷”。因为这里的松竹太翠,芙蓉太艳,茶馆太繁,人儿太靓,就连太阳也太懒,出的时候少,阴的时候多。
不过,天府之国确实让成都人过得太富足太悠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既割断了皇帝的赫赫雄风,却也阻断了先人们出行的脚步。西边的青藏高原,北边的秦岭,挡住了西北的寒流,挡住了外来的侵袭;也挡住了黄河的文明;东边的巴山,南边的长江挡住南来的暑气,遮断了外来的觊觎,也遮断了海外的风云。除了明末战乱,成都几乎没有就经历什么战争。除了60年代的饥荒,也没经历什么自然灾害。多少年来,成都在都江堰的乳汁下出落成千娇百媚芙蓉如面柳如眉的野性美人,唱着行云流水般的花腔,在山水之间顾盼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