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安徽旅游,人们总是第一个想起九华山、黄山、宏村等皖南的景点,殊不知,皖北也大有可玩之处。前两年,央视曾举办过一次驴友自助游线路设计大赛,拔得头筹的竟然是皖北游!如果说皖南是小家碧玉,以灵秀清丽的自然风光夺人眼球,那么皖北就好比是大家闺秀,以端庄厚重的文史遗存独树一帜。中国历史上四个封建王朝的“太祖”——三国魏太祖曹操、五代十国时吴太祖杨行密、后梁太祖朱温和明太祖朱元璋均出自皖北。叱咤风云的著名将领、名满天下的文化才俊,更是如银河星座数不胜数。因此,您可以想象,当我在那个晴朗的假日里,带着一份休闲的心情,踏上前往往皖北的旅程时,有着何等的快乐与期待。
坐淝水边发发呆
我们的第一站是寿县。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曾为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袁术称帝和南朝宋国的建都地。从合肥到寿县,有长途班车,120公里的路程,大约2小时就抵达了。出车站,10元钱随手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据说是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周长达7147米,墙体内以粘土夯筑,外壁石基砖墙,砖石缝隙以桐油、糯米汁和石灰为浆泥,墙壁向内层层收分,的确固若金汤。
登上靖淮门城头举目四望,但见淝水自西北蜿蜒而来,几乎紧贴着古城墙的墙根往东南流去。河道不宽,约十余米开阔,水势平缓,遥遥望去竟仿佛凝滞似的,一动不动;石头城下那种“潮打空城寂寞还”的意境,在此地是没有的。除了我脚下破旧的城垣外,河道两侧也再无其他建筑。耀眼的阳光下,河畔青草绵延葳蕤,散发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恬静、慵懒的清香,倒略有几分白居易诗中“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古意。如此普通的一条河,果真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淝水吗?简直让人心中生疑。
透过古城墙的垛口朝东北方向眺望,可见不远处的一带低山,当地人说,那就是八公山。相传刘邦的孙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建都于寿春,好方术,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以苏非、李尚等八位最有学问,深得刘安的赏识,被称为“八公”。八公” 在那一带山中为刘安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山因此而得名。不过据我看,寿县一带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居然能平地突起这么几座孤丘,纵使没有刘安的缘故,此山要想不出名恐怕也难。
对于刘安,我原先只知道他组织编著了《淮南子》一书,此书诡谲渊博、包罗万象,是对汉初数十年社会政治思想和科技实践的总结。可到寿县后看了些资料,发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才知道,噢,原来刘安他们最终没有炼成仙丹,却因为炼丹过程中将石膏或囟水滴到豆汁里,无意中发明了豆腐!没有长生不老,却因豆腐而得以万世流名,大概要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范例了。据当地人介绍,如今的八公山下有一个豆腐村,保持着古老的豆腐作坊。在那儿游客不仅能参观豆腐制作的全过程,还能品尝由各种豆制品荟萃而成的“豆腐宴”。八公山豆腐白如纯玉,细若凝脂,其味清淡中藏着鲜美,有“滋味似鸡豚”之誉。然而因为时间关系,我最终没能前往一饱眼福和口福,深自引以为憾。
老实说,站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不发一点点思古幽情,似乎很不近情理。城头上正好竖着几面战鼓,随手敲上几槌,那隆隆的战鼓声似乎能一下带人穿越一千六百二十四年的历史时空。遥想当年(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午后吧),前秦皇帝苻坚登上了寿州城楼(站在我今天同样的位置?),惶惶然观察驻扎淝水东岸的晋军。他看到对岸营帐林立,旌旗簇拥,军营里还隐隐传来阵阵鼓声,心中一惊,忙转身远眺更远处的八公山。神情恍惚之际,却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漫山的敌旗、如林的戈戟,恐惧万分,对左右道:“晋军有这么多人马,分明是强敌,你们怎么说他们弱呢?” 从此给后世留下了“草木皆兵”的成语。最后的结果世人皆知,苻坚率领 “投鞭于河,足可断流”的90万大军,欲图以“疾风之扫秋叶”之势,一举荡平偏安江南的东晋,最后却在淝水之滨,在这寿县,被东晋谢石、谢玄指挥的8万之众打败,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爆出的一大冷门!
阳光灿烂的午后,坐在寿县的古城墙头,看淝水经脚下缓缓东去,八公山草木葱茏,遐想千年兴衰,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