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拥有290万人口的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十九世纪末,这个城失去了她的重要性,但当时的法国总督Marshal Lyautey将此城复兴并扩建为保护领地的经济中心,成为经贸中心的港都。现今该市所见宽广的道路、公园、喷泉、摩尔人的城市建筑、公共建物和城市风貌绝大多数来自Marshal Lyautey的构想。
法国统治下,卡萨布兰卡曾经享有“北非巴黎”的美称。摩洛哥独立多年后的今日,城市布局仍以联合国广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胜利广场等几个点为中心,宽阔的林阴道呈辐射状向外发散,连成网络,颇有些巴黎的恢宏气度。“卡萨布兰卡”是西班牙语,casa意为“房屋”,blanca是“白色”,连起来就是“白房子”的意思。由于“卡萨布兰卡”实在响亮,知道城市原名“达尔贝达”(DarelBeida)的人反倒不多了。
既然名为“白房子”,卡萨布兰卡果然满街都是白色的建筑物。铸铁的阳台,ArtDeco风格的装饰纹,温柔敦厚的圆弧状线条,雪白的高墙大院映衬着棕榈树的枝叶,自有一股旧殖民地所特有的闲情逸致。
市中心的联合国广场北面,仅仅隔着一道不很高的土黄色城墙,却是另一番天地:狭窄密集宛如迷宫的小街小巷,喧闹活泼的集市,面的柏柏尔女人和穿传统长袍的男子行走其间。这里是卡萨布兰卡的阿拉伯旧城区,人称“麦地那”(Medina)的城中之城。它全无城墙外那大半个卡萨布兰卡的殖民地样貌,唯有密密麻麻的砖房,同样是一色耀眼的白。
麦地那的北面,临近大西洋处,昂然耸立着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哈桑二世清真寺(Mosquee Hassan II)。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圣城麦加(Mecca)大清真寺。从海上远眺哈桑二世清真寺错落有致的绿屋顶,像一艘巨轮泊于大西洋岸边,高耸而笔直的主塔是它的桅杆。这座方形主塔高度近二百米,在宗教建筑物中是世界之最,远远高过埃及的大金字塔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礼拜大殿可容下二万五千名信众,除了玻璃是威尼斯制造外,其他所有材料都为摩洛哥本土出产。但有趣的是,这样一座从宏观结构到最细微的装饰处处体现着摩洛哥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其设计者却是一名外国人──法国建筑师米歇尔。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