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婺源的北岸村是什么样子的呢?一定是宅院深深,墙笔直且高,马头墙层层叠叠;各家都请来了手艺最棒的工匠,不遗余力地把整个院落都做成最顶级的工艺品,雕花人像……不计成本。如果是个雨天,打一把油布伞,走在青石板的街巷上,并不会溅上泥尘。那时的村子,面目如此整洁干净,高墙里面是最华丽的庭院。 见彩虹桥的那一天是大晴天。那时还不知道这座桥叫做彩虹桥。
婺源的山水本来就够叫人惊叹了,青山翠树,又正好是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野桃花,间或有农人牵了水牛走在山涧的小木桥上,光线沿山坡起伏变化,一切组合好像都经过了美学大师的手。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深山老林”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时间,并没有静止。
这是建于南宋朝的桥,据称是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得名。木板的桥面,青石的桥墩,四墩五孔,桥墩间以木梁横架,木椽青瓦结顶,叫做廊,廊两侧修了长椅和栏靠;墩上都建有一座亭,里头设了圆的石桌石凳……所以,这桥又名廊亭桥。
六亭、五廊高低错落,看上去颇有曲折,桥本来就很长,140 多米长,3米宽,算是大桥了。
过桥似乎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踩在八百多年的老木头上,感觉脚底下传来的某种刹那,一下就分了神,不觉就坐了下来看风景,忘了要去哪里、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