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促进水电开发 服务低碳经济发展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 全面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周大兵
(2011年10月28日)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回顾六届学会过去五年发展历程,分析新时期新任务对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和水电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发挥水电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发展我国水力发电事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下面,我代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
2006年10月召开的水电学会“六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水电有关政策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积极建言献策,加强专委会的管理和建设,加强学会自身建设与改革,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和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把学会办成‘水电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工作目标。五年来,在中国科协的关怀指导下,在六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理事和水电行业各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水电工作者努力工作,水电学会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中国科协“七大”精神,认真推行中国科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坚持“继承、建设、服务、创新”的学会工作思想,紧紧围绕“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围绕“六大”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富有针对性地筹划和开展了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开创了学会工作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电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推进水电有序开发,致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五年间,我国水电建设稳步推进,水电科技屡攀高峰,水电发展成就辉煌。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2006年底约为1.3亿千瓦,截止目前已达2.2亿千瓦左右,五年来新增装机9000多万千瓦。三峡、龙滩、小湾、瀑布沟、拉西瓦、构皮滩等一批大巨型水电工程投产发电,向家坝、溪洛渡、锦屏二级等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水电事业的快速进步为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水电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国家发展水电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始终以加快发展中国水电事业为已任,科学把握服务职能,努力搭建好整体服务平台,积极促进水电有序开发,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一是积极建言献策,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服务科学决策,组织全国水电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交流探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推进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关于将流域梯级水电集控中心纳入现行电力调度体系的建议”、“关于改善舆论环境加速水电开发的建议书”、“关于加强水电开发形象宣传的报告”、“龙滩水电站正常蓄水位400米建设方案咨询报告”等一批调查研讨报告,积极为水电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组织专家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制定的《水电站大坝除险加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价值的修改建议。
二是组织编制行业标准规范,促进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为提升水电站建设项目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组织编制《大中型水电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标准》。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的有序推进,不断形成的流域梯级水电站群格局对水电站调度控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电站运行效益,组织编制《流域水电站梯级集中控制技术标准》。上述两个标准待政府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后发布。
三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正确处理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真总结百年水电建设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移民政策研究,妥善处理水电开发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环境保护专委会围绕水电建设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等问题,以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研究,组织编写了《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科研规划纲要》,开展了怒江中下游干流水电开发生态环保研究、已建水电站水库水温观测研究等科研工作,参与了已由国家能源局颁布实施的《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学会水库专委会积极组织对水库移民的政策研究、工作思路创新和新理念探讨等,开展了水电工程移民安置长期补偿机制研究、移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恢复分析研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课题,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成果报告和政策建议,努力推进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水库移民目标。
四是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开发研究。为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抽水蓄能电站新的发展思路、运行管理模式、装备国产化发展路径等,学会抽水蓄能专委会发挥行业优势和专家作用,积极组织召开抽水蓄能发展研讨会和交流会,为未来抽水蓄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是积极配合国家能源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筹办水电装机2亿千瓦庆典活动,及时做好行业发展经验总结和成就宣传。以水电100年为契机,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水电100年》文集和画册,同时充分依托《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知名水电行业专家的专版文章,进一步扩大了水电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是隆重举办每年度中国水电新春联谊会,搭建好新老水电工作者最重要的联络交流平台。通过联谊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新老水电人的友谊,从行业的广度和国家的高度总结水电的重要贡献和宝贵经验,共同展望水电更好更快的发展前景。近年又增加了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和潘家铮奖颁奖仪式环节,丰富了联谊会内容,扩大了基金和相关奖项的社会影响力。
二、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大力促进水电科技创新与进步
五年来,水电学会积极履行学术交流主平台的服务职能,不断拓宽行业各专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宣传、研讨活动,努力做到办会主题鲜明,启迪创新思维,促进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水电科技知识传播和应用,扎扎实实为推动水电事业和广大会员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是围绕全行业关心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水电学会每年组织2~3次全国性大型交流研讨会议活动。2007年主办了“中国水电控制设备论坛”,深入探讨我国水电控制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努力加快推进大中型水电站控制设备国产化进程;2008年组织举办了“中国水电发展论坛”,大力促进水电事业科学发展;2009年主办了“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座谈会”,积极促进各大流域的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推动我国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0年主办了“全国水电厂安全高效运行技术研讨会”,科学总结和深入分析我国水电100年来在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推动全面提升水电厂安全高效运行管理水平;2011年与中国电机学会、中国三峡集团联合主办了“全国发电设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努力推动我国发电设备技术创新及智能化电厂发展;与中国大坝协会联合举办了几期“绿色能源论坛”,就不同热点专题展开探讨,努力促进水电等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五年来水电学会共举办全国性及各种大型交流活动近20场次,参会人数近3000人,活动交流质量和实效不断提高。
二是大力支持各专业委员会和省级水电学会举办学术年会和其他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涉及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设备制造、机电安装、水电站自动化、生产运行、抗震防灾、风险防范、移民环保、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水电领域的各个方面,参加交流的有两院院士、国内相关水电专业的资深专家、一线科研和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五年来共举办学术活动150余场,参加人数12000余人,交流论文7000余篇,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和研讨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学术交流和实践推广的活跃度,新的学术与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水电科技创新与进步。
三是加强了与国际间、海峡两岸的水电交流与合作。2006年和2009年分别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水力发电技术国际会议,包括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等近20个国家、100余家单位共8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为水力发电技术和设备的科技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平台,对积极跟踪世界先进管理经验及关键性技术的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五年来水电学会协办了4次国际会议、应邀参加了2次国际组织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组织了3次国际水电科技考察交流活动,扩大了我国水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了我国水电技术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学会国际河流水电开发生态环境研究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我国政府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外交活动和区域合作计划,先后承担了多项科研、考察及对外交流任务,多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与湄公河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对话与合作,为促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等国际河流的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港澳台工作的精神,先后组织了4次赴台水电科技交流和考察活动,安排接待了2次台方回访活动,通过加强友好往来,促进了海峡两岸水电建设、水电技术和水电发展的相互了解,为今后海峡两岸水电行业开展实质性的互助合作夯实了基础。
三、持续加强水电宣传工作,营造行业良好发展环境
五年来,水电学会围绕大力推进水电等绿色能源发展、稳步推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这一宣传主线,以传播水电科技知识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己任,致力于推动我国水电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是努力抓好水电宣传重大问题。在国家能源局及各电力企业单位的重视和支持下,组织召开了“全国水电宣传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水电宣传工作会议”,围绕当前水电发展形势,汇集广大水电工作者的科学建议,研究制定了《中国水电“十二五”宣传纲要》并发送各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不断扩大水电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为水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是充分依托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影响。2007年组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新闻媒体对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客观宣传报道了乌江水电开发之后所取得的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水电学会与央视联合制作了电视专题片《水坝之争》和《怒江故事》,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制作了《百年水电》宣传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制作了《大三峡》专题片,在央视主流栏目播出后社会各界普遍反映宣传效果良好。借助《能源》、《中国三峡》、《电网与清洁能源》等杂志,《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中国能源报》、《中国三峡工程报》等报刊平台,大量正面宣传水电和有力抨击各种反坝反水电组织势力的不实报道。与《能源》杂志联合开展了“中国绿色水电行”大型实地参访考察和宣传报道活动,足迹遍及三峡工程和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黄河上游等流域的典型水电项目,取得了积极影响。完成了学会网站向“中国水电网”的改造升级,实现了由原来简单的新闻发布向集热点新闻、行业动态、专家观点、技术资源、现场直播等内容全面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宣传平台的转变。加强与能源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众多权威网络媒体合作,以发表文章和评论的形式,客观公正地宣传我国水电,及时对各种不实报道和文章加以澄清。
三是大力普及水电科学知识。每年组织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学术分会场,科学客观宣传水电,为社会各界释疑解惑。每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组织水电专家和院士进校园与师生一起开展水电科普宣传和互动;接受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网上访谈直播,向社会公众介绍水电有关知识,效果良好。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先后与湖南省学会联合举办了水电科普论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辩论赛,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处理好水电开发与环保和移民的关系、探索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湖南卫视对两次活动都作了专题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学会环境保护专委会编写出版的《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100问》,以科普问答形式向社会公众介绍水电工程与生态环保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广受欢迎。
四、搭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激励平台,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
五年来,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水电学会充分解放科技服务意识,摸索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在做好科学技术交流的基础上,为行业企业单位和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搭建起一个科技成果评定和个人技术成长的创新激励平台,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业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是在学会和挂靠单位倡仪下,42家单位共同发起、出资2340万元设立了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设立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和潘家铮个人成就奖,大力弘扬以潘家铮先生为代表的新中国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更好地为我国水利水电科技创新和培育水利水电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目前“潘家铮水电奖学金”已颁发了两届,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80余名学生获得荣誉;2010年首届“潘家铮奖”获得者3人,奖金总额30万元,由潘家铮基金收益支付。
二是向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申请并获准设立了水电行业第一个自己的奖项“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以鼓励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推动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2010年首届奖励活动得到了业内各企业单位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全国水力发电勘测设计、制造、施工、生产运行、科研教育等单位推荐的成果120余项,最终评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共39项,奖金总额59万元,由潘家铮基金收益支付。
三是积极协助开展上级单位和其他团体机构委托的优秀人才评选推荐工作,多渠道培育水电科技人才。协助中国科协完成了2007、2009和2011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提名工作,其中2009年2人当选;2010年经推荐,3人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开展了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工作,其中第十一届有1人当选;完成了科协高层次人才库入库人选推荐工作;向贵州省科协推荐了6名水电界的院士和专家,支持和参与贵州省科协重点工作。受张光斗科教基金会委托开展了“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水电行业)的申报与评审工作,有3人获奖。2010年经学会推荐,有一家单位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称号。组织评审和申报了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水电行业有18家单位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配合中国工程院开展了中国工程科技“光华成就奖”候选人推荐工作,等等。
五、加强社团企业合作,积极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五年来,水电学会加强与各大电力集团、流域开发公司、水电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科研课题、技术咨询等合作服务,将学会的技术专家优势转化成为企业的产业优势,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推动水电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在各大流域公司的支持下,先后在大渡河、雅砻江、乌江、红水河、金沙江等流域,重点开展了流域水电站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管理和相关软件开发推广等研究项目,为企业解决了现实问题,为将来全国水电行业全面推行流域梯级联合优化调度积累了经验。与中国三峡集团、中国水科院和河海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就水电科技研究、学术交流、课题合作、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开展了“水电绿色能源特性研究”、“龙滩水电站正常蓄水位400米建设方案专家咨询”、“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及高效运行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咨询、“大渡河泥沙治理研究”等课题,形成了高质量的成果报告。各专业委员会和省级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大与各水电企业的科研合作力度,努力为企业科技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提供保障。
六、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学会整体服务水平
水电学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借鉴国内外群众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的有益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转变观念,改革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严格管理流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提高学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对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根据科协有关文件精神,对少数专业领域重叠或未正常开展工作的专委会和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调整撤并,做好各专委会的换届改选工作,抓紧新设立专委会的报批工作,目前共设立了专委会30个和工作委员会1个。出台了《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对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充分发挥专委会的专家群体作用,活跃专委会学术氛围,促进专委会活动经常化。每年召开专委会秘书长工作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共同推进水电学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加强对省级水电学会的业务指导和沟通联系,努力为省级学会的健康发展搭建好平台。每年派员参加全国各片区学会联络会议、省级学会换届大会和各种交流活动,完善学会系统组织体系建设,共同建设好水电科技工作者之家。
三是完善学会秘书处建设。对秘书处工作人员进行了定岗、定编、定责,理顺了管理关系,强化了工作职能,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
七、不断总结积累行业技术管理经验和成就,实现资源共享
水电学会秉承“服务水电、传播科技、弘扬文化”的宗旨,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在本学科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作用,注重加强学术期刊管理和专著出版工作,促进了行业优秀学术和发展成果的交流、沉淀和应用推广。
一是坚持每年编纂出版好《中国水力发电年鉴》,这是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的年志。年鉴字数由原来的160万精简到120万,内容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二是搞好专著出版工作。先后组织专家编纂出版了《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水电》、《中国水电60年》、《中国水电100年》、《和谐治水与绿色水电》等书籍,全行业发行,内容涵盖全面,数据详实,论文丰富,获得了广泛好评。共完成了10期《水电风电信息汇编》编辑出版工作。
三是加大对会刊《水力发电学报》的支持力度。重新组建了学报编委会,调整了编辑部组成人员,学报管理和出版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共刊登论文200多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EI检索的收录率高达99%。美国《工程索引》自2008年起将本刊定为核心收录期刊。学报“影响因子”逐年提高,被中国科协期刊评审机构评为第一档次“内容质量较好”的期刊。
四是各专业委员会和省级水电学会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开办《小水电》、《红水河》、《电力系统自动化》、《四川水力发电》等专业报刊共几十种,为我国水电行业各专业领域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技术和管理资源,有力促进了行业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有些会刊还从地方走向了全国,如四川省学会主办的《四川水力发电》被评中国电力优秀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湖北省学会将会刊更名为《水电与新能源》后,刊物在地域范围、科技领域、服务对象等方面均有了大幅扩展,为广大会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的平台。
五年来,水电学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创了学会工作新局面,为我国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科协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得益于六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挂靠单位、全体理事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水电学会,向学会各级组织和广大水电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向一贯关心、支持和帮助学会工作的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水电行业搭建平台、履行全方位服务的效果还不够明显;二是专委会推动和激发行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还不够有力;三是受水电学会自身实力的制约,开展水电行业的共性问题研究和舆论宣传工作的力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水电学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和团结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强化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努力把学会办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突出专业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社团和“水电科技工作者之家”。
水电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遏制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我国制定了严厉的节能减排目标,努力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水电是我国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资源,更是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明确、技术最成熟、最清洁和最经济的宝贵能源,推动我国电力结构优化调整水电首当其冲,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水电当仁不让,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水电功不可没。随着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大发展,更需要及时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旱涝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在加强水利发展的文件中,特别强调了“十二五”期间抓紧建设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不断提高调蓄洪水能力。大力促进水利水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电站水库大坝在防洪抗旱、保障供水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功效,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调蓄能力严重不足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做好保护生态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重点推进西南地区大型水电站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重点流域的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水电1.2亿千瓦。至“十二五”时期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由2010年的8.3%提高到11.4%左右。当前我国水电的开发程度,按国际惯例使用的发电量计算约为25%;按装机容量计算也只占到技术可开发量的40%左右,与其他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而在整个电力结构中,水电装机容量只占电力总装机容量22%左右,相对还比较低。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亿千瓦左右,其中常规水电3.5亿千瓦左右,抽水蓄能装机5000万千瓦左右。
我国水电事业大有可为,水电光明的未来发展前景为学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有利契机,团结和动员广大水电科技工作者,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学会服务职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大力促进水电科技创新与进步,努力为中国水电事业快速发展做出新贡献。
今后工作的建议
新时期,新形势,新起点,水电学会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推进“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以转观念、促创新、稳发展为抓手,以抓管理、强素质、增效率为保障,牢记责任使命,坚持和谐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内外运作,努力搭建好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水电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水电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电力工业和谐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一、遵循国家能源战略发展方向,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水电学会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充分认识新时期水电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的神圣使命,充分认识水电的巨大生态环保效益和在防洪、航运、供水、灌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水电的促进改善民生、构建社会和谐、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积极配合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以及2020年水电中长期发展目标,努力把水电开发打造成为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谐工程,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搭建好服务平台,努力促进水电科技发展
一是加强和巩固建言献策平台。每年组织和协调好各专业专家认真研究水电开发和管理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决策论证,及时将推进水电健康有序发展的决策建议报告国家有关部门。当好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参谋和助手,积极推动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继续搭建好学术交流平台,大力促进学术繁荣。重点围绕水电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水电开发和运行管理效益、推进流域梯级优化集控管理、促进水电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组织举办好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大型研讨交流活动,同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渗透,扩大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加快水电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吸收水力发电技术搭建起国际平台,努力推进多方技术共享,不断提高中国水电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间水电科技交流工作,不断增进两岸水电同行的友谊,共同促进两岸水电科学技术发展。
三、继续加大水电宣传力度,努力为水电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做好水电开发舆论宣传工作是新形势下水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水电学会作为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宣传重任,共同营造水电和谐、有序开发的良好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分步推进《中国水电十二五宣传纲要》的组织实施,重点加大对党和国家有关水电政策、综合效益好的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宣传报道,澄清各种诬蔑水电的不实报道,正确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对水电的客观认识并努力形成共识,总结和宣传水电在改善能源结构和促进新能源发展中的作用等,努力为水电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是树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科学宣传理念,建议设立水电宣传工作委员会,组织和发动广大水电企业、中介机构和水电工作者,与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团结一心,形成合力,不断扩大水电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多样协调发展。
三是逐步推进水电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编制科普宣传手册、科普进校园、科普论坛、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提高民众的水电科学常识,扩大水电正面宣传影响。
四是进一步完善“中国水电网”建设,使其逐步成为中国水电行业的门户网站和权威网站,不断提高水电科普宣传力度和舆论宣传水平。各专委会和各省级水电学会要抓紧做好自身网站的建设,推动实现学会系统全部有网和全面联网。引导广大水电企业充分重视利用自身网站,在加强企业自身宣传的同时,积极跟踪宣传行业发展动态,不断扩大和巩固网络这一重要宣传阵地,逐步形成水电宣传深入人心的良好局面。
四、完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大力培育水电科技创新成果和培养水电科技人才
水电学会要把促进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学会工作的重要位置。立足世界水电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水电建设实际,加强适用性、前瞻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创新研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团结凝聚广大水电工作者,不断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水电技术专家和各类专门人才。
一是进一步壮大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实力,保障基金持续良性管理和运作。2011年4月在洛阳召开的基金一届三次理事会通过了基金扩资议案,在现有2340万元本金的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头两年内增募扩资至本金达到4000~5000万元。本次大会将由基金第一届理事会秘书处宣读扩资倡议,请各位领导和各单位予以支持。通过努力运作,严格管理,防范风险,确保基金的合理收益,以进一步扩大“潘家铮水电奖学金”、“潘家铮奖”和“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和增加奖励名额,更好地为我国水利水电科技创新服务,更好地为培育水利水电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大力发展我国水利水电事业。
二是在认真总结首届评奖经验和借鉴其他科技奖励运行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完善“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程序,努力打造一套成熟的评奖评审体系,搭建起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创新激励平台,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评选出行业优秀科技成果,大力促进水电科技自主创新。力争经过两三年运作成熟后,比较优秀突出的获奖项目可直接输送国家奖励办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
三是一如继往地大力协助中国科协做好两院院士推荐提名、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等工作;配合中国工程院做好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推荐工作;配合张光斗基金做好科技奖候选人推荐工作等。
五、继续加大企业社团合作力度,共同推进水电科技创新与进步
继续发挥好专家群体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企业间的科技合作服务。要充分依托各大流域开发公司,发挥流域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实现学会专家技术资源和流域公司水电资源的整合,通过多渠道开展科研技术合作和咨询服务,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学术团体与企业紧密联合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体系,促进学会专家技术资源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共同推动全国各大流域水电的有序开发。
一是加快开展流域梯级统一调度的研究和配套软件的研发,加快推进《流域水电站梯级集中控制技术标准》发布实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加快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抽水蓄能新的发展思路,创新运行管理模式,推进抽水蓄能合理有序发展。三是积极协助推进百万千瓦级水轮机组的研发、宣传和推广应用,努力促进我国机组设备自主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四是开展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环保咨询和移民安置研究工作,努力打造水电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五是开展国际河流方面的研究工作,促进早日开发,实现合作共赢。六是加大水电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力度,推进《大中型水电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标准》发布实施,全面提升行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控水平。
六、继续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水电学会要深化改革学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打造高效精干的工作团队,全面提高为政府、行业、企业和广大会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加强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和管理,建议专业相同、业务类似、组织活动关系密切的专委会撤并整合,以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和扩大活动能力,减少挂靠单位压力,不断提高水电科学技术进步,努力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为新时期水电事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对省级水电学会的指导和服务,为省级学会的发展搭建平台,推进完善各省级学会与各自会员之间的联络机制,不断增强整个学会系统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和谐的“水电工作者之家”。
各位代表:
大力推进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和科协“八大”精神,凝聚起广大水电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水电开发事业,大力发展和创新水电科学技术,为推动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