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格里拉县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野生蔬菜种类繁多,吃法多样。野生荠菜是香格里拉高原坝区分布广、营养价值高、品质好而又天然无污染的典型野生蔬菜之一。但由于藏牧民对野生荠菜的价值认识不够,自古以来,很少食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餐桌上追求的不再是大鱼大肉,而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食品。在当地的外来菜农已有部分零星人工栽培种植野生荠菜供应到香格里拉农贸市场,但因数量少而供不应求,为挖掘野生荠菜的潜力,进行人工驯化栽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品。
1、香格里拉县自然、气候条件
香格里拉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带,在长江第一湾的环抱中。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境内雪山林立、河谷深邃,群山蕴宝,草原遍布、湖泊众多。
香格里拉县隶属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迪庆州东北部,东经99°20'~100°19'、北纬26°52'~28°52'。东与四川省的稻城县、木里县相连,东南和南部与丽江市的玉龙县隔江相望,西与维西县、德钦县以金沙江为界,北与四川省的得荣县、乡城县接壤。香格里拉县东、南、西三面被金沙江环绕,是两省七县的接合部。县境南北两头窄,中间宽,南北长218km,东西宽88km。全县总面积1141739hm2。
香格里拉县属山地寒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季分明,四季不明显,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气候特征。高原坝区日照时数在1894.8~2418.8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达50%。多年平均气温5.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27.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2~14℃,极端最高气温25.6℃。极端最低气温-27.4℃(1982年12月27日),极端最高气温25.6℃(1988年6月28日);≥0℃积温2264.9℃,
≥5℃积温2055.9℃;≥10℃积温1529.8℃。平均降雨量618.4mm,最少年468.4mm,最多年达798.3mm。香格里拉高原坝区一般情况下10月份下初雪,次年4月底终雪,降雪期6个月。历年平均降雪日35.7天,年降雪日最多88天,最少15天。历年平均有积雪26.5天,年积雪日最多49天,最少12天。积雪深度一般为0~20cm,最大深度达42 cm。
2、野生荠菜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
2.1形态特征
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旷野路边、草地、沟边、田埂或耕地上,高10—30cm。根须状。茎直立,单一或分枝,绿色;根生叶丛生,放射状铺于地面,羽状分裂;上部叶互生,披针形,长2.5—4.5cm,宽0.4—0.9cm,边缘有极浅疏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白色。短角果,三角状倒心形,种子细。
2.2营养价值
野生荠菜,俗称地米菜、鸡脚菜、净肠菜、护生菜等野生于旷野路边、草地、房前屋后。“三月三,荠菜胜灵丹”这句话足以表明荠菜的营养价值作用,荠菜质地鲜嫩,营养价值丰富。因其不但味美,而且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备受人们喜爱。荠菜对目赤肿痛、咳血、小儿肝热、高血压、痢疾、血热崩漏、血尿、泌尿道结石、肾结核、乳糜尿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荠菜每100g鲜嫩茎叶含脂肪0.4g,蛋白质5.2g,碳水化合物6g,钙420mg,磷73mg,维生素C55mg,胡萝卜素3.2mg,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各种有机酸、乙酰胆碱、皂 、黄酮类等物质。种子里含有挥发油、苦杏仁酸等。
3、香格里拉野生荠菜生长环境及分布
在香格里拉高原坝区,无论山野路边、草地、沟边、房前屋后都有野生荠菜的分布,荠菜的适宜性强,生长势旺,较耐低温。在香格里拉每年3月中下旬到十月上中旬都可采摘到野生荠菜。随着当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大鱼大肉不再是人们的最爱,而向往的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的天然无公害有机食品。香格里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加之无工矿废气的污染,野生荠菜生长的环境水质清洁、空气新鲜,不受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是当今人们餐桌上的理想菜肴。
4、香格里拉野生荠菜开发和利用现状
过去,由于受风俗习惯的制约,藏牧民一般都没有食用荠菜的习惯,而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藏牧民对荠菜逐步有了新的认识。大理、丽江等地的菜农在香格里拉坝区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野生荠菜,然后到香格里拉农贸市场上卖,销路很好,而且是供不应求。虽然这样规模很小,但足以表明合理开发利用香格里拉野生荠菜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香格里拉野生荠菜发展前景
香格里拉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加之无工矿废气的污染,野生荠菜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被有害物质污染的机会少,即使生长在田间地角或马铃薯等农作物地里的荠菜也如此(由于受传统的耕作方式影响,农作物一般都不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甚至有的连农家肥也不试用)。因此,香格里拉的野生荠菜是天然无公害的。
由于野生荠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及强身健体之功能,倍受消费者喜爱。在许多地方,野生荠菜早已上市出售,并进行人工大规模栽培种植。在一些宾馆、饭店、酒楼、餐馆中,荠菜作为特种风味上了餐桌,成了人类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的写照之一。
香格里拉野生荠菜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生产无公害食品较理想的种类,可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可大力发展生产以自给自足和供应周边县市,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香格里拉野生荠菜虽然开发利用起步晚,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自然气候条件,加之人们对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不断提高,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有关部门对野生荠菜的开发和利用上给予重视和支持。
6、香格里拉野生荠菜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6.1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使香格里拉野生荠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野生荠菜的采收要实行有计划的采收。不能过度盲目的采收。
6.2加强野生荠菜的人工栽培
荠菜耐低温,适宜性强,人工栽培方法简单。
荠菜生长期短,多用种子繁殖,可撒播;如用塑料大棚种植,在香格里拉坝区在二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都可种植。
播种前要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千克,翻耕整平,做成1.2米宽的平畦。播前要对荠菜种子进行处理:选择通过休眠期的新种子,未通过休眠的种子在3℃—5℃的温度下,放置7—8天,即可完成休眠期。通常每667平方米需用荠菜种子1千克左右,因种子细小,播种时要掺入2—3倍的细沙。播前将平畦浇透水,水下渗后撒一层细土,然后撒播种子。播后盖上0.5—0.8厘米厚的细土,随后盖地膜保温、保湿。在气温10℃—18℃的条件下经3—4天便可出苗。 出苗后揭开地膜,至2叶期间苗、除草,间苗的株距为5厘米,4叶期定苗,其株、行距为10厘米。在定苗的同时进行除草、浇水、追肥。
荠菜出苗后1个月左右,植株长出12—16片叶时,即可采收上市。
6.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野生荠菜的知名度,打造品牌。
6.4强化管理,保护与利用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张国宝 隋秀霞等《野菜栽培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