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环保记者:中国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2010-10-21 09:54:45 来源: 作者: 【 】 浏览:179次 评论:0

环保记者:中国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黄河新闻网

环保记者:中国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嘉宾简介:华衷(Jonathan Watts)任英国《卫报》的亚洲环境记者,曾任外国记者驻华协会主席,现居北京。他的媒体生涯包括在中国的七年,在日本的七年,其间曾五访朝鲜,也参与报道了04年印尼海啸,08年西藏动乱、四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件。他曾为多家媒体工作,如BBC,CNN,琼斯母亲杂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南华早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2010年,出版环保著作《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

     主持人:覃里雯,《周末画报》北京新闻中心主任、资深媒体人。加盟《周末画报》前,曾先后担任《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和搜狐网新闻中心总监,曾在中东和东欧做深度采访,出版《冷酷的新闻纸》和合著《思想的历险》。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欢迎参加《周末画报》新闻版的“周末观天下”活动,这是活动第二期,我们请来的是英国《卫报》的环境记者华衷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在中国的环保之旅,或者说观察环境之旅,至于环保呢,更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要做的事情。下面请华衷先生给我们具体讲讲。

  白鳍豚:两千万年历史的物种灭绝

     我曾跟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去长江里寻找白鳍豚。任务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船上喝着百威啤酒。50多年前,在长江流域有成千上万的白鳍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数量急剧地减少。这一次活动政府投入很多资源,聚集了各种高级的设备,还有从日本、美国等全球各地请来的专家,都在寻找这个濒危动物。

  白鳍豚数量的减少是源于污染,还有过度的捕鱼,以及噪音的污染——白鳍豚通过声音来传达彼此之间的这种信息,它们因为噪音的污染而不能互相传递信息。经过了六个多星期艰苦的寻找,居然连一只白鳍豚都没有找到,所以他们只能宣布白鳍豚这种生物已经濒临绝迹了。

  中国的物种灭绝的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50%-60%

    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白鳍豚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千万年的时间,是人类生存时间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我曾经报道过印尼的大海啸,还有包括北京的奥运会,但它们都没有这个事件来得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两千万年才发生一次的物种灭绝。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专做环境方面的报道。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它处于一个临界点——当你过了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变化就会发生。

  中国已经到达环境拐点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七年以来我对中国环境这方面的印象,你们可以想象是什么颜色。不出我们的意外,那肯定就是灰色,从我在中国这七年的历程,告诉我实际上中国实际上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绿色,而是灰色。

  你可能会说,这又算什么?这没什么,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是很脏的,会承受环境污染。在150年前,狄更斯曾经在他的小说里写过这种“天上下雨,地上是黑泥,把太阳都遮住了。”的情况,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伦敦。不光是英国,在美国也好,在日本也好,他们都经历过这种以环境为代价,带来飞速发展的阶段。就像小孩一样,脸上要长雀斑,然后才能长成大人。

  这是一个发展与污染关系的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常穷,可是环境非常好。然后开始发展经济,经济直线上升,一开始你会去烧煤,砍树,把环境搞得一团糟。到了顶峰的时候,也就是人均的收入五千美金左右的时候,你说:“等等,我不想在这么脏的环境里面生活下去。”这时候你就要开始花钱治理环境。

  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人均收入已经快达到五千到八千这个点了,所以中国也快到这个拐点了。

  中国的环境问题到底是谁之过?

     境治理只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用钱,用智慧,用理智去治理环境。另外一种方式是人性比较黑暗的一面,就是把污染放到其他地方去。在这一点上面,中国是一个受害者,很多国家把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放到中国来了。

  此外,中国16%-24%的碳排放,都是为了制造输出到其他国家的产品。究竟是谁对环境负有责任呢?中国有责任,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也应该承担责任。

  其实,问题始于英国。两百多年,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环境问题就不断地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另外一个国家,从英国到欧洲,然后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然后现在传到中国。但是在中国处于一个被动的环节,它没法把自己的这个问题再转嫁给其他国家。中国地域广大,而它在之前工业化的国家,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而且,全球消费能力越来越膨胀。

  要中国把环境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是越来越难,所以中国就把这个问题转往内陆省份。这本书要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否已经推进到了地理上的极限。因为工业化已经快推进到无人区里去了,比如戈壁滩,还推进到了内蒙古草原等等偏远地区。铁路的建设现在伸向西藏,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西藏有很多水坝的建立,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新疆则成为了中国的另一个煤炭中心。

  环境问题让中国每年丧失5.7%的GDP

     在我开始做环保之旅之前,我其实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有多么复杂,有很多变化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在起作用。比如说冰川,中国的冰川每年都以5%的速度在消亡,但有一些冰川反而是在增长的,只是更多的冰川在缩小。有比如这个青海高原上草原退化的场景,它既是环境变化的起因,又是它的结果。这个当地牧民说,二十年前,这个地方的草大概是他的膝盖那么高,需要把这个草砍掉才好走路。现在的草原退化,也许是因为大气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过度放牧,还有,比如你看地上那些洞,那是老鼠的洞,所以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入侵。草,有点像一个家的屋顶,地球正在失去这个屋顶,很多的热量就会散发到空气和宇宙当中。

  洪灾是中国的一个问题,但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缺水。大家可能在新闻上都看到了这张图片,这是云南旱灾时候的一个干涸的湖,这个地方在六个月以前还全都是水。我们就会想,在经济上、在人的生活中,为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影响下一步就是到达城市,因为环境恶化,这些非城市人口就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乡,到城里面去寻找生计。上亿的人将从农村迁入城市。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让中国每年损失5.7%的GDP。

  2007年的中国人碳足迹是最完美的

   最后我要说一下,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些努力,比如说发展风能。中国在过去五年里,每年都在将风能的容量增倍,现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能国家。

  我这本书要传达好几个信息。第一个,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也超过了世界其他各国对中国的想象。第二个,就是中国改善环境的努力,也是在外界没有办法想象的,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

  而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够解决消费主义的问题。要达到一个平衡,就是一面让中国人也能像别人一样,享受很好的物质生活,一面又避免耗尽自然资源。

  2007-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做了一个全球碳足迹地图。碳足迹,就是根据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源计算出碳排放量的一个指标。在200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处于一个正好的点上,就是环境可以承受的中间点上。但是在2007年,如果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浪费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四到五个地球才能承受这样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我们想要一个自然和谐的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我们应该都像2007年的中国人。

  但人性不是这样的,人性总是想不断地消耗更多。现在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想消耗更多,而环境被毁掉了,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

  活动简介:周末观天下 Modern Global View ——《周末画报》新闻版月度沙龙

  观风于野,心怀天下。

  今日中国城市菁英,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自由穿行,思想和身体都不会轻易止于任何边境——他们不满足于单细胞式的生存,他们热爱真善美,探索世界,质询权威,实现热望,反思现实,寻求理解。

  自1998年新版《周末画报》诞生,渐成中国城市菁英时事、思想、文化、商业、时尚、生活指引。2010年,记录评述12载全球热点事件的周末画报新闻版,开办“周末观天下”月度沙龙,每月邀请全球各界杰出人物讲述其成就,与《周末画报》读者对话,激发时事、社会与文化领域思想的火花。

  “周末观天下”沙龙每月中旬举办,合作伙伴单向街书店,搜狐网独家网络支持。

(责任编辑:梅智敏)

     嘉宾简介:华衷(Jonathan Watts)任英国《卫报》的亚洲环境记者,曾任外国记者驻华协会主席,现居北京。他的媒体生涯包括在中国的七年,在日本的七年,其间曾五访朝鲜,也参与报道了04年印尼海啸,08年西藏动乱、四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件。他曾为多家媒体工作,如BBC,CNN,琼斯母亲杂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南华早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2010年,出版环保著作《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

     主持人:覃里雯,《周末画报》北京新闻中心主任、资深媒体人。加盟《周末画报》前,曾先后担任《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和搜狐网新闻中心总监,曾在中东和东欧做深度采访,出版《冷酷的新闻纸》和合著《思想的历险》。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欢迎参加《周末画报》新闻版的“周末观天下”活动,这是活动第二期,我们请来的是英国《卫报》的环境记者华衷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在中国的环保之旅,或者说观察环境之旅,至于环保呢,更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要做的事情。下面请华衷先生给我们具体讲讲。

  白鳍豚:两千万年历史的物种灭绝

     我曾跟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去长江里寻找白鳍豚。任务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船上喝着百威啤酒。50多年前,在长江流域有成千上万的白鳍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数量急剧地减少。这一次活动政府投入很多资源,聚集了各种高级的设备,还有从日本、美国等全球各地请来的专家,都在寻找这个濒危动物。

  白鳍豚数量的减少是源于污染,还有过度的捕鱼,以及噪音的污染——白鳍豚通过声音来传达彼此之间的这种信息,它们因为噪音的污染而不能互相传递信息。经过了六个多星期艰苦的寻找,居然连一只白鳍豚都没有找到,所以他们只能宣布白鳍豚这种生物已经濒临绝迹了。

  中国的物种灭绝的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50%-60%

    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白鳍豚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千万年的时间,是人类生存时间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我曾经报道过印尼的大海啸,还有包括北京的奥运会,但它们都没有这个事件来得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两千万年才发生一次的物种灭绝。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专做环境方面的报道。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它处于一个临界点——当你过了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变化就会发生。

  中国已经到达环境拐点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七年以来我对中国环境这方面的印象,你们可以想象是什么颜色。不出我们的意外,那肯定就是灰色,从我在中国这七年的历程,告诉我实际上中国实际上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绿色,而是灰色。

  你可能会说,这又算什么?这没什么,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是很脏的,会承受环境污染。在150年前,狄更斯曾经在他的小说里写过这种“天上下雨,地上是黑泥,把太阳都遮住了。”的情况,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伦敦。不光是英国,在美国也好,在日本也好,他们都经历过这种以环境为代价,带来飞速发展的阶段。就像小孩一样,脸上要长雀斑,然后才能长成大人。

  这是一个发展与污染关系的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常穷,可是环境非常好。然后开始发展经济,经济直线上升,一开始你会去烧煤,砍树,把环境搞得一团糟。到了顶峰的时候,也就是人均的收入五千美金左右的时候,你说:“等等,我不想在这么脏的环境里面生活下去。”这时候你就要开始花钱治理环境。

  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人均收入已经快达到五千到八千这个点了,所以中国也快到这个拐点了。

  中国的环境问题到底是谁之过?

     境治理只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用钱,用智慧,用理智去治理环境。另外一种方式是人性比较黑暗的一面,就是把污染放到其他地方去。在这一点上面,中国是一个受害者,很多国家把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放到中国来了。

  此外,中国16%-24%的碳排放,都是为了制造输出到其他国家的产品。究竟是谁对环境负有责任呢?中国有责任,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也应该承担责任。

  其实,问题始于英国。两百多年,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环境问题就不断地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另外一个国家,从英国到欧洲,然后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然后现在传到中国。但是在中国处于一个被动的环节,它没法把自己的这个问题再转嫁给其他国家。中国地域广大,而它在之前工业化的国家,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而且,全球消费能力越来越膨胀。

  要中国把环境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是越来越难,所以中国就把这个问题转往内陆省份。这本书要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否已经推进到了地理上的极限。因为工业化已经快推进到无人区里去了,比如戈壁滩,还推进到了内蒙古草原等等偏远地区。铁路的建设现在伸向西藏,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西藏有很多水坝的建立,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新疆则成为了中国的另一个煤炭中心。

  环境问题让中国每年丧失5.7%的GDP

     在我开始做环保之旅之前,我其实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有多么复杂,有很多变化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在起作用。比如说冰川,中国的冰川每年都以5%的速度在消亡,但有一些冰川反而是在增长的,只是更多的冰川在缩小。有比如这个青海高原上草原退化的场景,它既是环境变化的起因,又是它的结果。这个当地牧民说,二十年前,这个地方的草大概是他的膝盖那么高,需要把这个草砍掉才好走路。现在的草原退化,也许是因为大气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过度放牧,还有,比如你看地上那些洞,那是老鼠的洞,所以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入侵。草,有点像一个家的屋顶,地球正在失去这个屋顶,很多的热量就会散发到空气和宇宙当中。

  洪灾是中国的一个问题,但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缺水。大家可能在新闻上都看到了这张图片,这是云南旱灾时候的一个干涸的湖,这个地方在六个月以前还全都是水。我们就会想,在经济上、在人的生活中,为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影响下一步就是到达城市,因为环境恶化,这些非城市人口就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乡,到城里面去寻找生计。上亿的人将从农村迁入城市。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让中国每年损失5.7%的GDP。

  2007年的中国人碳足迹是最完美的

   最后我要说一下,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些努力,比如说发展风能。中国在过去五年里,每年都在将风能的容量增倍,现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能国家。

  我这本书要传达好几个信息。第一个,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也超过了世界其他各国对中国的想象。第二个,就是中国改善环境的努力,也是在外界没有办法想象的,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

  而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够解决消费主义的问题。要达到一个平衡,就是一面让中国人也能像别人一样,享受很好的物质生活,一面又避免耗尽自然资源。

  2007-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做了一个全球碳足迹地图。碳足迹,就是根据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源计算出碳排放量的一个指标。在200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处于一个正好的点上,就是环境可以承受的中间点上。但是在2007年,如果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浪费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四到五个地球才能承受这样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我们想要一个自然和谐的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我们应该都像2007年的中国人。

  但人性不是这样的,人性总是想不断地消耗更多。现在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想消耗更多,而环境被毁掉了,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

  活动简介:周末观天下 Modern Global View ——《周末画报》新闻版月度沙龙

  观风于野,心怀天下。

  今日中国城市菁英,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自由穿行,思想和身体都不会轻易止于任何边境——他们不满足于单细胞式的生存,他们热爱真善美,探索世界,质询权威,实现热望,反思现实,寻求理解。

  自1998年新版《周末画报》诞生,渐成中国城市菁英时事、思想、文化、商业、时尚、生活指引。2010年,记录评述12载全球热点事件的周末画报新闻版,开办“周末观天下”月度沙龙,每月邀请全球各界杰出人物讲述其成就,与《周末画报》读者对话,激发时事、社会与文化领域思想的火花。

  “周末观天下”沙龙每月中旬举办,合作伙伴单向街书店,搜狐网独家网络支持。

(责任编辑:梅智敏)

 

     嘉宾简介:华衷(Jonathan Watts)任英国《卫报》的亚洲环境记者,曾任外国记者驻华协会主席,现居北京。他的媒体生涯包括在中国的七年,在日本的七年,其间曾五访朝鲜,也参与报道了04年印尼海啸,08年西藏动乱、四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件。他曾为多家媒体工作,如BBC,CNN,琼斯母亲杂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南华早报,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2010年,出版环保著作《当十亿中国人一起跳》。

     主持人:覃里雯,《周末画报》北京新闻中心主任、资深媒体人。加盟《周末画报》前,曾先后担任《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和搜狐网新闻中心总监,曾在中东和东欧做深度采访,出版《冷酷的新闻纸》和合著《思想的历险》。

  主持人:各位下午好,欢迎参加《周末画报》新闻版的“周末观天下”活动,这是活动第二期,我们请来的是英国《卫报》的环境记者华衷先生,给我们讲一讲他在中国的环保之旅,或者说观察环境之旅,至于环保呢,更多的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要做的事情。下面请华衷先生给我们具体讲讲。

  白鳍豚:两千万年历史的物种灭绝

     我曾跟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去长江里寻找白鳍豚。任务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在船上喝着百威啤酒。50多年前,在长江流域有成千上万的白鳍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数量急剧地减少。这一次活动政府投入很多资源,聚集了各种高级的设备,还有从日本、美国等全球各地请来的专家,都在寻找这个濒危动物。

  白鳍豚数量的减少是源于污染,还有过度的捕鱼,以及噪音的污染——白鳍豚通过声音来传达彼此之间的这种信息,它们因为噪音的污染而不能互相传递信息。经过了六个多星期艰苦的寻找,居然连一只白鳍豚都没有找到,所以他们只能宣布白鳍豚这种生物已经濒临绝迹了。

  中国的物种灭绝的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50%-60%

    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白鳍豚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两千万年的时间,是人类生存时间的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现象。我曾经报道过印尼的大海啸,还有包括北京的奥运会,但它们都没有这个事件来得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两千万年才发生一次的物种灭绝。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专做环境方面的报道。

   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它处于一个临界点——当你过了这个临界点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变化就会发生。

  中国已经到达环境拐点

    如果让我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七年以来我对中国环境这方面的印象,你们可以想象是什么颜色。不出我们的意外,那肯定就是灰色,从我在中国这七年的历程,告诉我实际上中国实际上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绿色,而是灰色。

  你可能会说,这又算什么?这没什么,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是很脏的,会承受环境污染。在150年前,狄更斯曾经在他的小说里写过这种“天上下雨,地上是黑泥,把太阳都遮住了。”的情况,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伦敦。不光是英国,在美国也好,在日本也好,他们都经历过这种以环境为代价,带来飞速发展的阶段。就像小孩一样,脸上要长雀斑,然后才能长成大人。

  这是一个发展与污染关系的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常穷,可是环境非常好。然后开始发展经济,经济直线上升,一开始你会去烧煤,砍树,把环境搞得一团糟。到了顶峰的时候,也就是人均的收入五千美金左右的时候,你说:“等等,我不想在这么脏的环境里面生活下去。”这时候你就要开始花钱治理环境。

  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人均收入已经快达到五千到八千这个点了,所以中国也快到这个拐点了。

  中国的环境问题到底是谁之过?

     境治理只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展示人性美好的一面。用钱,用智慧,用理智去治理环境。另外一种方式是人性比较黑暗的一面,就是把污染放到其他地方去。在这一点上面,中国是一个受害者,很多国家把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放到中国来了。

  此外,中国16%-24%的碳排放,都是为了制造输出到其他国家的产品。究竟是谁对环境负有责任呢?中国有责任,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其实也应该承担责任。

  其实,问题始于英国。两百多年,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环境问题就不断地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另外一个国家,从英国到欧洲,然后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然后现在传到中国。但是在中国处于一个被动的环节,它没法把自己的这个问题再转嫁给其他国家。中国地域广大,而它在之前工业化的国家,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而且,全球消费能力越来越膨胀。

  要中国把环境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是越来越难,所以中国就把这个问题转往内陆省份。这本书要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否已经推进到了地理上的极限。因为工业化已经快推进到无人区里去了,比如戈壁滩,还推进到了内蒙古草原等等偏远地区。铁路的建设现在伸向西藏,可能在未来五到十年,西藏有很多水坝的建立,对环境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新疆则成为了中国的另一个煤炭中心。

  环境问题让中国每年丧失5.7%的GDP

     在我开始做环保之旅之前,我其实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有多么复杂,有很多变化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在起作用。比如说冰川,中国的冰川每年都以5%的速度在消亡,但有一些冰川反而是在增长的,只是更多的冰川在缩小。有比如这个青海高原上草原退化的场景,它既是环境变化的起因,又是它的结果。这个当地牧民说,二十年前,这个地方的草大概是他的膝盖那么高,需要把这个草砍掉才好走路。现在的草原退化,也许是因为大气环境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过度放牧,还有,比如你看地上那些洞,那是老鼠的洞,所以也可能是因为不同的物种入侵。草,有点像一个家的屋顶,地球正在失去这个屋顶,很多的热量就会散发到空气和宇宙当中。

  洪灾是中国的一个问题,但我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缺水。大家可能在新闻上都看到了这张图片,这是云南旱灾时候的一个干涸的湖,这个地方在六个月以前还全都是水。我们就会想,在经济上、在人的生活中,为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影响下一步就是到达城市,因为环境恶化,这些非城市人口就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乡,到城里面去寻找生计。上亿的人将从农村迁入城市。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让中国每年损失5.7%的GDP。

  2007年的中国人碳足迹是最完美的

   最后我要说一下,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些努力,比如说发展风能。中国在过去五年里,每年都在将风能的容量增倍,现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能国家。

  我这本书要传达好几个信息。第一个,就是中国的环境问题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也超过了世界其他各国对中国的想象。第二个,就是中国改善环境的努力,也是在外界没有办法想象的,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

  而我现在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能够解决消费主义的问题。要达到一个平衡,就是一面让中国人也能像别人一样,享受很好的物质生活,一面又避免耗尽自然资源。

  2007-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做了一个全球碳足迹地图。碳足迹,就是根据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源计算出碳排放量的一个指标。在2007年,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处于一个正好的点上,就是环境可以承受的中间点上。但是在2007年,如果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像美国人那样浪费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四到五个地球才能承受这样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我们想要一个自然和谐的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我们应该都像2007年的中国人。

  但人性不是这样的,人性总是想不断地消耗更多。现在我们处于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想消耗更多,而环境被毁掉了,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

  活动简介:周末观天下 Modern Global View ——《周末画报》新闻版月度沙龙

  观风于野,心怀天下。

  今日中国城市菁英,在现实和虚拟世界自由穿行,思想和身体都不会轻易止于任何边境——他们不满足于单细胞式的生存,他们热爱真善美,探索世界,质询权威,实现热望,反思现实,寻求理解。

  自1998年新版《周末画报》诞生,渐成中国城市菁英时事、思想、文化、商业、时尚、生活指引。2010年,记录评述12载全球热点事件的周末画报新闻版,开办“周末观天下”月度沙龙,每月邀请全球各界杰出人物讲述其成就,与《周末画报》读者对话,激发时事、社会与文化领域思想的火花。

  “周末观天下”沙龙每月中旬举办,合作伙伴单向街书店,搜狐网独家网络支持。

(责任编辑:梅智敏)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环保记者:中国物种灭绝速度高于世界50%以上 责任编辑:972243400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滇中引水放弃虎跳峡取水方案 下一篇少年被送往广州强制戒网瘾 称回家..

推荐图文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三江广告宣传qq:396628718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热线投稿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http://www.3j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0002920号 
电话/Tel:(0887-8229818 传真:0887-8229818  |  QQ:1677979020   
三江资讯打造三江区域权威资讯网络门户     
asp大马 asp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