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发〔2011〕17号
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1年8月22日)
为进一步加快我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做大做强青稞产业,切实提升青稞产业的整体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推进我州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我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现就加快我州青稞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我州青稞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五”以来,我州坚持 “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为目标,把推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藏区农村和谐稳定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抓基础重产业、保生态促民生、强措施保稳定这一主线,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青稞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到2010年全州青稞种植面积达8万亩左右,平均单产提高到189公斤,总产1.51万吨,州内以香格里拉(藏秘)酒业公司为龙头的青稞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州规模以上的青稞加工企业有7家,加工产值达到40935万元,青稞产业发展形成了上规模、大发展的有利格局。
虽然我州青稞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有一定差距。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青稞生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水利化程度低,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二是农业科技支撑弱,应用水平低。青稞新品种选育滞后,统一供种率低,缺乏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三是产业链条联接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州内青稞加工企业与农民、青稞生产基地之间仅仅用青稞价格维系,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紧密度不够,对青稞产业发展的推动不足。四是青稞精深加工研发落后,加工企业规模少、小、弱。除了香格里拉藏秘酒厂外,多数青稞产品加工企业以酿酒和食品加工为主,青稞加工缺乏精深加工研发,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带动力弱。
目前,我州青稞原粮年需求量3.5万吨左右,年产量1.51万吨,供求矛盾突出。随着人们对青稞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的认知,青稞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到2015年,州内青稞需求量将达到5万吨左右,发展青稞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快发展青稞产业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青稞作为我州的特色农作物,发展青稞产业能使我州农业生产依靠特色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迪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加快发展青稞产业能提高藏区粮食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效益。我州高原坝区青稞种植生产水平不高,平均单产低,青稞增产潜力大,发展青稞产业能有效保证藏区粮食安全,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和谐稳定。在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冬青稞种植,平均亩产在400—450公斤左右,种植青稞较种植其他小春作物有较大的增收空间,发展青稞产业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青稞产业能为青稞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实现青稞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随着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步伐加快,青稞原料需求将不断增大,加快发展青稞产业,扩大青稞种植规模,提高青稞生产水平,保证青稞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对大力发展青稞功能食品、饮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全面提升青稞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稞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发展原则及区域布局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进一步优化青稞种植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青稞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青稞品种选育,规范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快青稞流通贸易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青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发展青稞精深加工,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青稞产业,实现藏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青稞良种繁育1万亩,生产青稞良种2000吨,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青稞平均单产达到330公斤以上,青稞总产达到5万吨以上,实现产值达到2亿元;青稞商品粮达到3.5万吨以上,青稞加工产值实现8亿元。青稞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青稞加工实现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现代企业化管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把迪庆建成藏区青稞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和典型。
(三)发展原则
1.坚持粮食安全与商品生产并举原则。在高原地区青稞产业发展首先要满足藏民族生产生活需要,保障藏区群众的粮食安全,促进藏区社会和谐稳定,逐步引导藏民发展青稞原料生产。在河谷区大力发展青稞商品粮生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原则,在栽培品种选择上重点选育和推广适应性强、加工性能好的加工型品种,满足青稞产品加工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
3.坚持高效与优质齐抓原则。青稞生产要坚持高产,不断提高青稞生产能力,更加注重青稞品质,引进、筛选、选育β-葡聚糖含量高的品种,在保证青稞加工品质的基础上,引导青稞加工产业向精深发展,由传统的酿酒和食品加工向青稞保健产品开发与生产延伸,研发青稞β-葡聚糖提取加工等。
4.坚持生产与加工协调发展原则。以成立青稞生产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负责青稞原料生产、销售,以成立青稞加工协会等形式,负责青稞原料收购、青稞产品加工,紧密青稞生产与加工的产业链条,扩大青稞生产面积,保证原料供应,促进产业发展。
(四)青稞生产区域布局
按照我州的自然地理条件,青稞生产分为冬青稞生产区和春青稞生产区:
冬青稞生产区。在海拔1500~2600米的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区推广冬青稞种植,积极发展商品青稞生产。到2015年青稞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单产达到400公斤以上。
春青稞生产区。在海拔2600米以上地区发展春青稞生产,加快科技推广步伐,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青稞的商品粮生产。到2015年春青稞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单产达到200公斤以上。
三、加快推进青稞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青稞生产条件
抓住中央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州青稞产业的扶持和投资,财政、农业、水利、国土、扶贫等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水利建设、扶贫开发等资金都要集中投入到青稞产业开发中,进一步加强青稞生产区域农业基础建设,做好青稞生产区域的沟渠、田间道路、水池、水窖、管网配套建设,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推广节水灌溉及生物改土技术,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大优势产区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和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生产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青稞产区生产能力。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高青稞生产能力
1.建立健全青稞科研与推广服务体系。根据迪庆州青稞生产的区域布局、基础条件等,依托现有州县乡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建立迪庆州青稞改良中心、青稞综合技术试验站、青稞区域推广站。青稞改良中心承担青稞良种选育、繁育、生产技术改进及其产业化技术开发等科研任务。青稞综合技术试验站承担所在产区的青稞新品种、新技术适应适用性鉴定示范等中试、推广任务,青稞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等任务。青稞区域推广站承担适宜推广品种集中繁育任务,建设青稞良种繁育与生产加工基地,推广青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植保工程、农机服务和产品质量控制等青稞生产保障服务体系。
2.加快青稞良种品种选育。加强青稞种质资源研究,加快引种和品种选育,培育青稞优良品种,按照市场需求,系统选育适合我州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型青稞品种,扩大良种繁育面积,做到良种生产与推广面积协调发展,逐步提高青稞良种统一供种能力,扩大青稞良种覆盖面。
3.切实做好技术服务。制定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广泛开展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分片包干的方式,把责任落实到人,对推广面积、青稞单产、科技入户率等工作实行目标考核,提高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水平,促进青稞生产。
(三)认真落实青稞生产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藏区青稞生产的有关政策,广泛宣传青稞生产的有关政策,认真兑付青稞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财政、农业部门要加大补贴资金检查力度,保证各项补贴足额兑付,严禁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充分调动农户发展青稞生产的积极性。各县要积极做好青稞种植保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做好受灾青稞种植保险的理赔工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青稞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快发展青稞生产。
(四)加强产销对接,搞活市场流通
扩大青稞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后,加强产销对接是青稞产业联接市场的关键环节,要利用市场机制把千家万户的青稞生产与青稞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连接起来,把生产出来的青稞转化为商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对农户生产的青稞实行保护价收购,为青稞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解决原料供应的实际问题,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从而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双赢。打破由粮食企业单一收购的销售模式,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青稞加工企业和农业推广机构参与青稞收购,确保青稞产品的市场流通。
(五)发展青稞精深加工,推动产业化经营
认真贯彻《中共迪庆州委 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不断完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青稞加工企业发展环境,大力扶持青稞加工企业发展,引导青稞加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围绕青稞加工企业建设青稞原料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有效联接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青稞生产及农户的带动能力,提高青稞生产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积极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
(六)扶持产业发展重点环节,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州级财政每年安排青稞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专项资金随财政增收逐年予以增加,主要对青稞产业发展中青稞良种生产、技术推广等环节进行必要的支持,不断扩大青稞种植规模。加大对青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创新扶持方式,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青稞加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青稞产业开发建设。对与农户形成青稞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环节的支持,对青稞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各级涉农项目资金,特别是青稞产业化项目、青稞产品深加工项目以及国家、省安排的各类科技开发项目,项目资金向青稞重点龙头企业倾斜。各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青稞产业发展。
四、推进青稞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发展青稞产业是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真正把青稞产业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加强青稞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州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青稞产业工作领导,做到任务明确、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各县要根据青稞产业发展的要求,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不断提高青稞产业工作水平。农业部门要围绕《意见》,制定科技服务、政策落实、产销对接及发展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制定规划,整体推进。各县要根据全州青稞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各县青稞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青稞产业发展的年度计划和措施,把青稞种植面积及任务分解到县、乡、村,落实到地块。按照科学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技术创新,围绕龙头、明确重点、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断优化青稞产业布局,推动青稞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三)制定奖惩,完善考核。制定全州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机制,对青稞生产、流通、加工、产品销售方面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争创名牌的青稞加工企业实行以奖代补。对工作措施不力、青稞产业发展缓慢的县、乡和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进行问责。
(四)强化落实,做好服务。各县各部门要认真抓好青稞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不断形成加快青稞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切实抓好青稞生产基地建设,提高青稞原料供应能力,培育壮大青稞加工龙头企业,全力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加快我州青稞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实现迪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题词: 农业 青稞产业 发展 意见
中共迪庆州委办公室 2011年8月22日
(共发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