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这一定位,是桥头堡建设的一大亮点。它释放出的强烈信号,一方面是将把生态建设与保护作为重中之重,同时,也对我们这个生态安全功能地位突出、生物资源大省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
地处大江之源、高原之上的云南,是东南亚国家和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区的“水塔”,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区和物种遗传基因宝库,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十分重要。在全国划分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中,云南占10%;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达10257.22亿元,在全国各省区中位于前列。“极为重要的生态区位,要求云南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省林业厅厅长陈玉侯在接受采访时说,主要发挥三大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陈玉侯说,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地区,近几年,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承担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提出“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宁可减少一些资源开发,也要避免对今后发展及下游区域带来不利影响”。由此,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稳定。但与此同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石漠化重点县多达65个;陡坡耕地面积大、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由于多种原因森林、湿地、草地等不同程度退化,生态防护功能削弱;自然保护区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困难重重……实现桥头堡建设对生态建设保护的战略定位,困难和挑战不小。更要看到的是,桥头堡建设中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这不仅关乎云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长江、珠江中下游广大地区乃至东南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云南的区域责任和义务,是云南肩负的历史使命。”
实现“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目标,重点向何处发力?陈玉侯说,要在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以及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等3大体系上着力。围绕桥头堡建设的战略目标,我省全力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今年将在深入推进中低产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的同时,争取国家支持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到2015年新增退耕还林面积800万亩;启动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到2015年营造生态公益林1125万亩;以六大江河流域、九大高原湖泊为重点,实施防护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争取全面启动65个石漠化重点县的石漠化治理工程,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与此同时,加快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木本油料产业基地、林浆纸产业基地、珍贵用材林基地、观赏苗木基地等9大产业基地,保护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陈玉侯说:“树立全民保护生态的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加快生态工程建设更迫切。因此在生态屏障建设中,还要通过建设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园等森林文化载体,教育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和消费取向,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让‘保护优先’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还要创新体制机制。比较迫切的是创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扩大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让保护生态者也得到补偿,有利可图,生物多样性宝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就大有希望。”
记者 张锐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