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降清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大学士洪承畴转任“招讨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前往南京。此时,南明弘光政权刚刚覆灭,江南硝烟未灭,洪承畴此行的目的就是招抚东南各地。
南京监牢中关押着一个叫沈百五的普通老人,罪名是反清。洪承畴上任伊始,亲自带着礼物去牢房中探访沈百五。由于反清被捕入狱的人不计其数,以洪承畴的身份为什么对一个行将入土的老头如此礼遇呢?原来这个沈百五没有权势也没有声望,但对洪承畴有恩。
几十年前,沈百五曾在一家客店中遇到过贫困不堪的洪承畴。当时洪承畴只有十几岁,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沈百五却认为眼前这个破烂孩子气质非凡,日后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沈百五心中的朝廷自然是大明王朝。他不但供给洪承畴衣食,还热情邀请洪承畴到自己家里做客。洪承畴感恩戴德,尊称沈百五为伯父,中举做官后还有书信往来。如今见沈百五做了阶下囚,洪承畴赶紧过来相救。
牢房中,沈百五身形憔悴、双目失明,瘫坐在地上,洪承畴悲从心来,上前就抱住沈百五哭泣。沈百五故意装作不认识来人,说:“我眼睛瞎了,你是谁?”洪承畴回答:“小侄是洪承畴,伯父记得吗?”不想,沈百五破口大骂:“洪公受朝廷厚恩,早已殉国了!你是什么奸人?”洪承畴尴尬地听着,小声劝沈百五归顺清朝,出狱安享晚年。沈百五骂得更
凶了,一口一个“奸贼”,质问洪承畴为什么要陷自己于“不义”。洪承畴听了多时骂,见沈百五无心归顺,只好默默走开了。沈百五随即被杀。
这只是洪承畴在南京遭遇尴尬的开始。人们普遍排斥洪承畴。每一次审讯或者招降,他不是无果而终就是被挖苦痛骂。洪承畴审问抗清兵败被俘的江南神童夏完淳时,16岁的夏完淳对满堂官吏说:“我从小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字)先生,忠君报国,在松山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立誓以身报国,不落在洪先生的后面。”这番话让洪承畴无言以对。有个随从以为夏完淳不认识洪承畴,指点说堂上坐着的正是亨九先生。夏完淳趁机指着洪承畴的鼻子,大骂起来:“洪先生为国牺157 牲,天下人人皆知。先帝亲自设祭,满朝痛哭哀悼。堂上的奸贼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还有一次,洪承畴审问吴中义军首领孙兆奎。之前,清军攻破扬州时没有找到督师史可法的尸体,社会上一直流传“史可法未死”。所以洪问孙之前在明军中,知道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否真的战死了。孙兆奎反问洪承畴之前在北方,知道在松山殉国的洪承畴是否真的殉国了。洪承畴再次哑口无言。
南明隆武朝大学士黄道周在江西坚持抗清,被俘后押解到南京。洪承畴亲自前往劝降,走到囚室面前,看到黄道周手书的一副楹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对联用谐音嵌字的方法,暗藏“史可法忠”、“洪承畴反”。这代表了当时社会对洪承畴和史可法两个明朝大学士的普遍看法。
作为投降清朝、为清朝充当马前卒的前明大学士,洪承畴在南方关系盘根错节,声望犹存,应该是招抚东南的理想人选。不想,江南士人根本不承认洪承畴的存在。他们更希望“洪承畴”已经死了,是一个停留在史册上的光辉名字。洪承畴早年的学生金正希跑到南京来看望老师,说写了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指点。洪承畴满心烦恼,无心斟酌文章,借口眼睛有病不想看。金正希坚持要读给老师听。于是,他当众展开书卷,高声朗诵起了上一年上吊殉国的崇祯皇帝为洪承畴写的悼词《悼洪经略文》。顿时,满堂皆惊。侍卫清兵慌忙冲进来把金正希关入死牢。大堂之上,听着掷地有声的文字和旧日学生的呼喊,洪承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半生,又变回了那个东征西讨的明朝大臣。
洪承畴出生于福建的贫寒人家,小时候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维持生计。每天天刚蒙蒙亮,洪承畴就开始走街串巷叫卖豆干。与一般农家少年不同的是,洪承畴卖豆干之余常趴在村学的窗子上听课,自学学会了做对子。村学先生发现洪承畴好学,免费收他为徒。重返校门后,洪承畴除了科举课业成绩优异,还读了大量经世致用的书,从小表现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在僵化庸碌的晚明乡村,难能可贵。先生给了他“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23岁的洪承畴中举,次年殿试得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正式进入官场。
从万历到天启年间,洪承畴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默默无闻。崇祯皇帝即位后,洪承畴开始迅速崛起。崇祯皇帝对洪承畴有着知遇大恩。事情的起因是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起,陕西爆发了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起义,上百支起义军此起彼伏,震惊朝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洪承畴刚刚升陕西督道参议,来到此地。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起义军进攻韩城,时任三边总督杨鹤无将可调,病急乱投医,让洪承畴领兵出战。不想,洪承畴大败起义军,解了韩城之围,名声大噪。之后,洪承畴被擢升为延绥巡抚,开始大展拳脚。他的主要成绩是镇压了陕西的农民起义。杨鹤对起义军奉行“招抚政策”,洪承畴则反其道而行,大力清剿,杀人无数,得名“洪疯子”。洪疯子令人发指的做法是连投降的农民军都照杀不误。他的解释是,起义军常在力竭之时诈降,养精蓄锐后再反,明朝多次剿而无功就是对起义军太仁慈了。洪承畴的做法效果显著,因功继杨鹤之后升任总督。他集中兵力,全力清剿起义军,取得“西澳大捷”,扭转明军颓势。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崇祯皇帝让洪承畴在三边总督基础上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将关内的军事大权托付给他。洪承畴不负皇恩,接连取得镇压农民起义的胜利,俘杀高迎祥,多次打败李自成。李自成最后仅带18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
至此,实干起家的洪承畴成了明朝的栋梁和崇祯的股肱之臣。
所以当关外清军夺关南下,扫荡京师的时候,崇祯皇帝和大臣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调洪承畴来主持对清军作战。于是,洪承畴从陕西风尘仆仆来到北方,任蓟辽总督,主持辽东军务,指挥帐下八位总兵官的13万精兵。当时,明军和清军围绕山海关和锦州地区展开激烈争夺。清军一旦占领此地,就打开了进军北京灭亡明朝的大门。可以说,朝野把王朝的安危寄托在了洪承畴的身上。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年初,清军主力围攻锦州,锦州守将祖大寿告急。洪承畴率军迎战。决定明清命运的大会战在锦州城下爆发。
洪承畴作战思路很明确,就是稳扎稳打、缓慢逼近锦州。因为一方面是敌攻我守,明军适宜步步为营,见招拆招;另一方面是洪承畴帐下军队159 来自各地,内部存在复杂的协调和平衡的问题,不适宜大兵团集体作战。他的这一思路起初获得了崇祯皇帝的首肯,开始时也因为这一思路控制住了制高点,挫败了清军的主动进攻。在取得初步成绩后,好大喜功又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听信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的急战意见,下令洪承畴迅速进攻,寻找清军决战。陈新甲还派出监军到前线督促洪承畴速战速决。洪承畴迫不得已,只好督率大军大跨步前进。皇太极得报,倾全国之力,绕开明军主力,进攻后方塔山,切断了明军的粮草供应。明军军心动摇。各部总兵官主张撤退,洪承畴和大家商定共同突围。不想,诸将去意已决,违犯军令,争相撤军。先是大同总兵王朴连夜率部逃跑,接着马科、吴三桂二部跟着难逃。清军趁机追杀,十几万明军土崩瓦解,五万多人被杀,自相践踏而死和跳海而死的不计其数。这场主力会战以明朝的惨败告终。
洪承畴率领万余残兵败将逃入松山城,被清军团团围住。此后半年,洪承畴组织的突围无一成功,而外线明朝援军畏战,不敢救援。松山弹尽粮绝,清军在降将的配合下一举攻破城池,洪承畴被俘。被围更久的锦州明军在祖大寿率领下投降清军。从此,明朝失去了辽东,无力对清军再战。
噩耗传来,朝野震惊。大臣们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悲痛,辍朝三日,以王侯规格祭祀洪承畴,“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并亲自致祭,颁布《悼洪经略文》昭告天下。洪承畴得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哀荣。尽管洪承畴要对辽东战败负相当的责任,但朝野臣工开始并没有追究、指责他。相反,陈新甲和前线监军等人被弹劾要对战败负责。祭到第九坛时,更大的噩耗传来:洪承畴降清了!明朝赶紧停止对洪承畴的祭祀,改为讨伐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