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萼(1908~1952),字小圃,笔名震声、丁屹、长戈、号兵、彭鹏等。马台乡大忙顶村人。1946年11月当选国大代表,出席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
彭的祖、父两代以教育为业,是地方上的知名人士。父彭艺圃早逝,赖母亲杜乔玉抚养兄妹三人成长。
彭桂萼幼小时在昔本新村小学读书,12岁入县城高小。因他读过私塾,古汉语有较好的基础,作文常被贴堂示范,是班中的高才生。彭喜读书,兼习篆刻绘画。民国16年(1927)春,他从缅宁徒步到昆明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在省一中时,爱好诗歌,写了不少新诗,得到楚图南和李生庄两老师的赞扬。毕业后,继考入东陆大学预科第八班。当时他和缅宁旅省同乡蔡国铭等共同主编《缅宁旅省学生会会刊》,在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文,常给报纸副刊投稿。
东大预科结业后,他返回故乡缅宁,开始在缅宁从事教育工作。先在中学任教,后兼女子师资训练所所长,再任中学校长。民国25年(1936)到双江省立简易师范任教,并兼编辑主任,主编丛书、校刊多种。民国29年双师迁缅宁,他被委任为省立缅云师范学校校长。在这时期,他努力创作,有不少反映边疆生活的诗文、文学论文、散文、小说等,除在彭主编的校刊和《警钟》季刊发表外,也向国内报刊踊跃投稿,和国内文艺界的一些作家有广泛的接触和通讯联系,其中有郭沫若、王亚平、臧克家、老舍、舒群、孟十还、赵景深、闻一多、穆木天、征军、蒂克等,都对彭的诗予以高度评价,并为彭的诗歌作专文评价、写序言、题字。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一批文艺界前辈荟萃于昆明,彭桂萼一一登门拜访,和他们亲密交往。这一时期,彭写了许多唤醒后方民众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作品,领导学生开展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彭被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昆明分会选为理事,也被广州中国诗坛社吸收为会员。彭的诗文,先后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如广州的《救亡日报》、《中国诗坛》,延安的《战地》,上海的《青年界》、《大时代》、《各种人生观》、《小朋友》,江西的《新诗源》、《赣报》,南京的《边事研究》,四川的《诗星》、《重庆》,湖南的《诗焦点》,昆明的《抗战周报》、《战时刊》、《文化岗位》、《诗与散文》、《南方》、《西南边疆》、《诗刊》、《金声》、《教育与科学》及各种日报;腾冲、云县、顺宁、双江、缅宁等地方报也有他的作品发表。在文艺界和诗坛很有影响。
彭桂萼的著作,可分为三方面:边疆论著有《双江》、《西南边城缅宁》、《边地之边地》、《收回双江勐勐教堂运动》和《天南边塞耿沧澜》5种;语文论著有《怎样研究国文》、《怎样阅读读物》;新诗集《震声》,郭沫若题签,马子华序(1938年出版);《边寨的军笳》,老舍题签,雷石榆序(1941年出版);《澜沧江畔的歌声》,穆木天题签并序(1945年出版)。他编辑的刊物有:《缅宁旅省学生会会刊》3期;《双江简师丛书》1部10种;新诗集《天海歌声》1册;《双江校刊》5期;《警种》季刊6期;《警钟丛书》4种。
民国38年(1949)4月,彭桂萼任国民政府缅宁县长,当时2纵11支队在临沧,彭先到余建勋的“滇西剿匪指挥部”任秘书,11支队撤离临沧,彭于10月6日就任县长,同时兼任缅宁区保安副司令,缅宁守备司令。在职期间,主持颁布严缉训令,办新政训练班,成立缅宁县改革委员会。12月14日,响应卢汉通电,宣布缅宁起义,改组缅宁县政府为缅宁县临时军政委员会,任主任委员。1950年2月,邱振声、邱振昌、苏新池等在博尚也响应起义,率部与彭桂萼、何中极等会合,重组军政委员会,彭桂萼任主任委员,邱振声任副主任委员。1950年5月,中共党政军代表接管缅宁县。5月11日举行新旧政权交接仪式。彭桂萼完成移交手续后,县人民政府委派彭为缅宁文化教育整理委员会主任,在寒暑假培训中小学教师,经缅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选举为缅宁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副主任,同时在缅宁中学任教,
彭桂萼十分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号召学生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教育处女地;对边疆少数民族学生从宽录取,多加鼓励教导。彭是一个极为称职的好教师,教学十分负责。中学各科,彭都能讲,只要有教师请假,彭就来代课,讲得深入浅出,人人听得懂、喜欢听。
1950年在减租退押、清匪反霸运动中,彭桂萼被捕入狱,1952年农历正月初八日,判处死刑枪决。1983年11月15日临沧县人民法院重新作出刑事裁决,恢复彭桂萼起义人员政治待遇,由政府补发善后费,其亲属将遗照衣冠立墓于斑凤山。